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建立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
【作者】 郭鹏鹏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峰迭学区
【摘要】【关键词】
媒体中频频曝光的教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事件,也许有其身的特殊性,表现出的也许是个别师德问题,然师德却是一个表象的问题,究其根源是问题掩盖了心理素养的交替。“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尝试者的关注,脆弱的心理,一旦经受到挫折,会以适时鍥机发泄,会导致不良后果。因此,需各级部门,像对待“汶川地震”“舟曲8.8泥石流”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一样,关爱教师群体,重视教师的心理危机干预。
一、教师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近几年媒体披露的大量报道中,似乎给予了大众这样的印象,一大群身心憔悴,情绪化、行为失控的人,正占据着神圣的讲坛。这虽只有以偏概全之误,但中小学教师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大量存在的问题是节奏快,对自己事事求完美,反而导致的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他们中有的虚荣心强,拼命掩饰自身的不足,有的因自身受挫迁怒于学生;有的无法调整自己去适应现状,行为怪异。因教师的心理问题而造成了各种学生问题。例如本人原曾有一女性同事;多年任教毕业年级数学任务,成绩一直不错。天有不测风云,突然丈夫患上了慢性病,家庭工作的双重压力,她情绪变得不稳定,易被激怒,甚至偶尔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今天本人心情不好,大家好自为之,不然的话,休怪本人不客气!”平时调皮的学生安分守己了,胆怯细腻的同学也缺乏安全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个班级死气沉沉,学风萎靡,同学之间频发暴力事件。教师的行为情绪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于儿童心理健康造成了威胁,加剧了师生关系的恶化,教育成了空话。
二、教师需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当我参加了舟曲圆心曲社会服务中心举办的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培训后,有一位任班主任的同事开玩笑地说;“哎呀!我的心理不健康了,专家快来帮我治疗一下吧!”虽是戏谑,其中却有着真实的信息。
做教师苦,做班主任更苦,这是一项艰巨繁琐而富有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做一名称职的教师需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教师不注意自我减压,自我调适,那么其心理必将受到较大影响,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乐观、豁达、宽容、耐心、富有同情心的情绪和激情,科学,讲求策略的工作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的言行情绪感染着学生。能使自卑怯懦的学生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学生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学生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教师遇事暴躁、鲁莽、容易冲动体罚学生,那么学生情绪不稳定,就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或许发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师要重视自我的心理修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用心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还有一位同事,我俩促膝长谈,谈工作,谈生活,他也是一位有多年教龄的教师了,他谈起,这次期中结束后在发试卷时,他发火了。不知什么时候,当发到班上排名最滞后的那位女同学时,他原本想淡泊一切,可说为了维护学生的最起码尊严,只是宣布了成绩“14分”,让该生返回座位,可看到学生淡定,冷漠的表情,但不由自主数落起该生平时上课、好动、不专心听讲,多次不完成作业,惹是生非等诸多平时不是,说着说着,他情绪难以自制,想到他一人就拉了全班好几个分数段,一直自认不打学生的他用书连续在学生脸上扇了几下……教室里顿然寂然无声,只有暴怒的他的声音回荡……他说近段时间平白无故地感到不愉快,看书看电视也常会感到没劲,遇到天气不好,心情会更加不好……这是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工作压力,现行的质量考核办法,造成了他的过度焦虑,该次考试发试卷成了他情绪发泄的“突发点”。那么教师该如何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呢?
人的烦恼不是起于事件,而是起于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教师过重的心理压力与本人认识或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密切联系。因此,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我的工作,淡泊名利,完善人格,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就能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中,永保教育生命的活力。
其次,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利用科学的方法缓解自身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当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转移注意力不失为消除紧张情绪的有效方法。有意识的变换活动的方式;使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人的情绪也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也可加强与人的交谈沟通。扩大人际交往,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与人交谈不仅可使教师内心的消极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把积郁在心理的能量释放出来。破除心理隔阂,也可使教师获得朋友,亲属及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教师自身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压抑情绪。
再次,及时化解遇到的烦恼,学生对教师不满意,产生抱怨情绪,如不能及时解决,会使对立情绪延展,产生对老师工作的抵触,不服从,甚至于有意行为。对于学生的不满情绪,教师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并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心情开朗,成绩上去了,教师心情舒畅,云开雾散,那么风光也就美丽无限了。
总之,建立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工作中发现感动和快乐。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特长,去发掘学生的可爱学生的美好,开心工作,快乐工作。学会自我调控情绪,让自己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改变自己的心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用一颗真城的心去收获快乐,让快乐如影随形。“你快乐,你高兴,花儿努力的开,你郁闷,你悲伤,花儿也努力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