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紧扣教材 精选资料——高三数学复习课的点滴体会
【作者】 孙怀国
【机构】 云南省镇雄县民族中学
【摘要】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要从精神实质上领悟《考试说明》,狠抓基础,紧扣教材,把教材与复习资料有机地结合,梳理建构有关各章的知识网络体系,整合教材中的例、习题与资料上相关的题目,使学生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关键词】基础;方法;技能
纵观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形式到内容突出了一个“稳”字,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新颖,在新颖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大部分试题都是教材中例、习题的拓展。
然而,多数教师都是人手一套甚至几套复习资料。当前的高考数学复习资料的题量过大,难度过高。过分地依赖资料,势必影响了高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对学生也有误导作用。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益?如何选用教学用书?怎样回归教材?怎样合理的处理教材复习资料的关系等等问题,需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深入的思考。
通过多年的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使我体会到,盲目地依赖复习资料,不管对那一个层次的学生,效果都是不佳的。基础差的学生本来就跟不上,加之资料起点高,导致差生越来越差;中等生只能听懂老师讲的,会模仿,但自己很难独立地解决问题;优秀生觉得很有意思,对基础题不屑一顾,结果在高考中遇到基础题不知怎样入手,甚至简单题做出来还不相信自己。就拿2012年陕西(理科)试题来说,我们学校有个班30%的学生取得了130分以上的好成绩,但另外几个平时成绩非常好、爱钻难题的学生只得了110分左右。
下面谈谈自己对高三数学复习的一些认识及做法:
一、加强对《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的研究
高考命题以两纲为本,高三复习时要重点研究《考试说明》,就是要研究考什么、考多难、怎么考这三个问题,要特别重视《考试说明》中的新增加及删掉的内容,结合近三年考题进行横、纵比较,寻找命题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复习,并抓住重点进行能力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争取达到的高考成绩,明确努力方向。
二、重视新增内容与原有内容的整合
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实施,高考试题必将逐步向教材新增内容倾斜,试题的比重、难度会逐渐增大,因而在一轮复习时应把新增加的内容理解透彻,打好扎实的基础。在二轮复习中进行中进行有机整合,如平面向量、空间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的桥梁,是知识交汇点命题的最好着落点,因此在教学中可用“向量综合运用”的专题对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用“导数应用”的专题对函数、不等式、方程等内容进行整合、沟通,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以教材为主,注重基础
高考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一轮复习应紧扣教材,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要弄懂、弄通,弄清定理、公式的适用范围、前提条件;对重要的定理、公式会变形、会推导;吃透教材上的例题、习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课堂教学要适当放慢进度,少讲综合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通性通法。及时跟踪训练,每周一练,发现问题及时讲评,同时复习过的知识点要循环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降低到最低限度,对知识的理解逐步上升到新的高度。二轮复习仍以基础为主,做些专题和综合试卷,注重各知识点的联系和整合,教师讲解力求到位。
四、加大对试题创新设计的研究
在注重基础知识和经典题型的同时要加强对新颖题型的研究。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新的题型必将在以后的高考题中体现,而新题型的“发源地”一般是教材,因此要重视教材中习题的挖掘、信息收集整理,发挥集体的智慧,倡导精选创新题、应用题、探究题和情景题,突出问题训练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复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
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书写要规范。规范地书写解答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它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助于解题思路的顿悟,因此,在复习中要做到书写格式规范化,使解题思路清晰,过程简明。以免在高考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争取会做的题得满分,做不全的题按步得分。高考有10个选择题,5个填空题,这两类题型解答只需答案,不要过程,应注意解答技巧,应试策略,提高解题速度。
当然,强调基础紧扣教材,并不等于不用复习资料。把教材和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应在众多的资料中进行筛选,在选中的资料中又要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精选例、习题,把它们和教材中的题进行整合,对于资料上好的方法、技巧要总结给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