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网络技术的职教模式应用研究

【作者】 黄 杰 史云鹏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职教中心

【摘要】针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现状,分析了开展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的现实依据和发展机遇。进一步探讨了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在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能够克服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发掘思维活跃、喜欢活动实践的特点,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在互动和实战的模式下学习运用理论,成就职业技能。最后,给出并论述了实际教授过程中的两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职教目标;网络技术;理论教学实例化;实战模式
【正文】

      1、引言

  职业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实用的专业技能需要针对性的专业理论指导,离开专业理论的执掌,专业技能就成了简单的模仿制作,学生就无法掌握广泛实用的专业技能,更无法灵活创新地进行技能拓展应用。也就是说专业理论是专业技术的核心,但从目前的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缺乏热情。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遵循严格的管理规范,都有严格的校规,有严密的授课计划和专业技能实习安排,但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学生的表现却让人失望。

  作为职校的教师必须思考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能不能根据职校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参与社会实践、喜欢模仿制作、喜欢网络、思维活跃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将专业理论教学实例化、专业技能训练与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具体、生动、实战的模式下开展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应用实例中体会到专业理论的魅力,学习掌握理论、创新应用技能,从而深刻理解专业理论的巨大作用,激发学习专业理论的积极性。

  2、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目前职业院校正在探讨、尝试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包括技能“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网上开店”等实战型教学模式[1]。这种校企联合办学,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是,将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方向与当前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向相适应,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技术更新所需要的具有新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这种“校企合作办职业教育”的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师。他们都有适用于本行业的某种专业和技术资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交流方式有利于克服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缺乏的难题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脱离实际需求的问题。

  (2)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课程。专业课程的设计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企业的需要。因此课程计划的制订也应该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内容包括:讲义和实训实习指导书和考核标准。

  (3)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企业接受合作学校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安排企业人员任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学生开展工作,并协助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这些创新性的成果也是我校“校企合作”的一项建设内容。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将企业服务流程、安全操作规范等嵌入到课程教学和实习当中,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毕竟资源有限,或者说仅限于实习阶段,并不一定能够贯彻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由于目前职业教育普遍采用“42”模式,就是4个学期在学校进行文化知识、专业理论阶段的学习,2个学期是实习阶段。在校的专业理论学习阶段怎么样进行技能的实践运用。能否做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是我们职校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要思考的;再一方面,对于一些理论水平、技能要求高的专业,这样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机会能不能获得。例如,我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软件专业的职校学生,要进行这方面的生产实践,本身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背景的支持。在没有掌握较为系统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实践去获得技能,实际上也没有那个企业能够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

  3、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 当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现状

  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职业院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爱好,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重塑对人生的信心。不难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更没有养成埋头做学问的习惯,但他们思想活跃,喜欢网络,喜欢交流,喜欢动手实践。那么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设计是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这种教学上的改进,让学生参与到实例的展示,项目的开发、技能的运用中来。改进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尝试开发学生喜欢的题材项目以及实战模式下的生产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收获,逐渐培养学习专业理论的热情。

  3.2 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符合学分制的教学管理要求

  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职业学校的普及也为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应用水平以及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学生评价标准中的重要指标。我们在对学生的考核、专业培养目标的评价中,不再仅仅以学生的科目成绩为标准,更加看重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对手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掌握运用所达到的等级,实习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创业实践能力。实践技能的表现,所完成的项目占更多的学分。

  3.3 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

  当前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网络信息化趋势明显,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也给我们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带来机遇。职校学生喜欢网络,熟悉网络,对基于网络的技术有较高的好奇心理,如果我们职校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能够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项目教学法,能够改变职校学生不爱思考,对专业理论缺乏学习热情的现状。在这些生动具体的项目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实践创新技能。进一步地发掘职校学生思想活跃,喜欢社会实践的特长,在课余活动、兴趣小组的组织教学中尝试开发基于网络技术的创业实践,更有利于专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

  4、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我们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析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实施实验课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成功开发了“网上图书查询系统”;“校园网e站”从制作开发到实验经营都以学生为主体。

  4.1 网上图书查询项目教学的构想和实践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对电脑制作一些动画网页感性的东西热情高,对编程缺乏学习积极性。但是这些程序设计基本理论,应用技能是每个计算机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对以后的发展进一步学习至关重要。

  例如,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的专业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大多数同学基本能够掌握,同学们都知道数据库应用广泛,在一些信息系统,生活中的银行系统、火车票购票系统超市等等都离不开数据库的使用,但是学习热情还是不高。分析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并没有具体的涉及到,或者说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数据库知识到底如何在这些系统应用,学生没有体验到数据库应用带来的强大功能,课程设计还存在孤立,适应面窄,缺少具体、生动、形象化的实际案例。

  我们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设计了基于校园网的图书查询系统的开发。从数据库设计、应用的关键技术、系统开发、校园网上发布,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精心的讲解展示,一些环节上设计了同学的参与,同学之间还做了一些分工,力争在授课的时候不仅仅“就课本而课本”。在校园网上实现了对图书馆图书信息的网上查询服务并加载到我们创业小组开发的“校园e站”上,让全体师生在校园局域网上能够方便的查询图书信息。

  4.2 “校园e站”实践性教学的构想和运用

  学生都喜欢网络交流、网络工具的运用实践,对网络环境有很强的依赖。经常发现有的同学从网上购买了心爱的手机、图书、饰品、小电器等等。喜欢学习各种网络应用技能,交流各种经验,对这些网络工具是怎样开发实现的充满了好奇心。但是职校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系统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在当前大力提倡学分制教育,素质教育的形式下,我们开展了课外网络技术创业小组的科研活动。“校园e站”实践性课外辅导教学项目的开展正是符合职业教育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需要的理念,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结合职教学生培养目标(专业技能目标和就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模式,申报、实施实验课题“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在职教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中的应用研究”;(2)以“网络技能创业实践开发”的形式开展实习教学;(3)将本专业学生分成多个“网络技术创业小组”自主开发创业网站,自主经营实践;(4)教学活动(实习项目)师生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示范,阶段式各小组目标验证任务布置;(5)考核评价教学效果。

  课题的实施让学生走出了课本,在互动、实战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运用专业知识。让我们展示一个不错的作品(图1所示):“校园e站”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校园网信息系统。系统架构:系统介绍、校园e店、VIP专区、图书查询四功能模块。作品最具特点的是“校园e店”部分。

 

 

 

 

 

 

 

 

 

 

 

 

1 “校园e站”信息系统

 

  校园e店:包括商品分类、商品详情、留言专区、联系我们。一个基于校园网的信息交流、相互学习、网上购物平台。在这里同学老师都可以注册登录,交流学习知识,选购一些生活、文体、电子用品。发布试运行,首月注册大量会员,只要上网、打电话都可以在网上购物。

  这种“校购网”的开发和实践经营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热情,也适合职校毕业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创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解决各类问题,体验了创业的艰辛,具备了创业信心和实力。

  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课题的创新点在于:

  (1)区别与传统专业技能培训“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简单模仿”的授课方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致力于提供实践机会,设计发展模式。

  (2)从选题实训、设计实训、学习开发到自主管理经营都与社会需求结合。

  (3)注重全面技能的培养,在生动、实战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创新应用技能,喜欢思考专业理论。

  5、小结

  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让学生在从事自己爱好的实践中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我们所论述的这种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恰恰符合这种教育思想的要求,让学生将这种热情投入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在有针对性的理论运用实践活动中磨练技能,成就思想。

  参考文献:

  [1]于学涛,李征;加拿大社区学院的经验与借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5

  [2]翟海魂; 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