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评价机制

【作者】 高建琴

【机构】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八一实验学校

【摘要】语文教学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在作文批改和评价中应注意运用激励手段,通过造就学生的成功感来培养、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具体的激励机制:评语激励法,分数激励法,展示激励法,讲评激励法。总之,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去看待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扬,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状态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信心。所以,在作文评价中多表扬,多激励,少批评,少打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评价;激励;兴趣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般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获得更好、更高的成绩,这是一种渴望获得进步或者成功的心理期待。在每次作文后,学生都希望知道教师对自己文章的评价,如果获得教师的好评和肯定,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感,从而树立和巩固写作的信心;相反就会产生失败感,其作文兴趣会逐渐减弱和丧失。因此,我们在作文批改和评价中应注意运用激励手段,通过造就学生的成功感来培养、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一、评语激励法

  教师的评语不应是模式化、概念化的,教师在写评语时要以人为本,教师的评语除了根据写作要求具有针对性以外,还应注重激励作用。如:“这个作文题目写的非常有新意,使人眼前一亮。”“这一次你的作文比上一次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非常高兴,再接再厉,加油!”等等,学生在自己的作文本里看到这样的评语,肯定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与鼓励,从而激起他们写作的热情。

  二、分数激励法

  虽然一个分数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如果能充分发挥分数的激励作用,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一个好的分数,会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一次作文,“好生”、“差生”应以不同的评分标准去评分,这样,“差生”能体会到成就感,“好生”在体会到成就感的同时,更能看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每一个人的写作热情。如果学生的作文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可以先不打分,在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后再打分,修改一次可以打一个分,这样学生看见了自己的进步,激发学生的进步欲望,树立起写作的信心。

  三、展示激励法

  每次大作文,可以精选出10篇左右的写的比较好的文章,在班上举办优秀作文展,挂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让每一个同学参与点评。一个学期下来,可以把班内的优秀作文和进步较大的作文编成一个小册子,发给同学们,以展示同学们的作文,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四、讲评激励法

  作文讲评是整个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潜力,应该让学生成为作

  文讲评的主人。每次大作文后,选出两到三名优秀作文或进步较大的文章(每次尽量不同),让作者分别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或片段,自己评析文章中最令自己满意的一处或几处,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听到表扬和肯定,不喜欢别人只盯着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对待我们的学生不应总是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们,不能看到的总是他们的缺点,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去看待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扬,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状态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信心。所以,在作文评价中多表扬,多激励,少批评,少打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