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作者】 王娜丽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新集乡第一中心小学

【摘要】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和最佳效益。追求和谐课堂能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和谐;高效;课堂
【正文】

    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顺势之为。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什么是和谐课堂、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项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用心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追求一种看似无痕的教育境界呢?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保证社会机体协调发展的基础。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气氛应以几方面入手:

  1、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黑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教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个下马威,先来个背、罚、练……。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已够多的了。有来自家长、老师、同学……重重的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相反,善意的微笑,平易近人的表情,关怀爱护鼓励的发问,轻松耐心的回答,如“好!”“很好!”“很有创造性!”通过鼓励的话语拉近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距离,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幽默的教学表达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让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和谐课堂的目的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我们教师面临任务既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建设者。因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使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其中最高的境界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自己将来可以借以争取成功的基本素质即:我们通常说的要“授之以渔”。怎样让每一名学生,尤其是中等、学困生获得成功呢?简单的说“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1、低起点:教学中可采取的方法:教授新知识时用原有知识作为起点,用鲜明的实验或直观表象作为起点,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作为起点,用与本课内容的相关故事片断、科学史作为起点。

  2、小步子。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步子减小,尽量考虑能使学生成功,从而使学生每步都有进展,每时每刻都处于积极学习状态。我认为最好做法是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作出努力所能得到的直接结果,即把要讲的知识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稍加努力就可获得成功体验。当然学生认为的难点一定要多讲几遍,并且一定要给学生总结出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多活动。首先,教师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①给学生思考的时间②给学生思考的限度空间③给学生记忆、反思的时间。

  处理好自主和合作的关系,容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而对于学生来说思维有困难的问题则需要合作、交流、多维互动。学习在学生“自主”独立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或不完整需要补充,教师一定不要越俎代庖,一定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教师要做活动的引导促进者和参与合作者。

  4、快反馈。①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表情,倾听课堂上声音,及时调节教学。②教学中有教师讲、学生练,更要有教师的查,一定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③对学生的成功及时欣赏,提高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生活化、人文化走进课堂,是和谐课堂的支柱

  和谐的课堂应充满“生活味”和“人文味”,这样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堂上应竭力在“文”和“性”的碰撞中,促进学生整体性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和谐。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就处处有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的实际,把生活带近课堂,整合教学资源和生活资源,不断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拓生活世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提升意义,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让学生在小课堂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师生教与学的联动与和谐。

  课堂还应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不搞“语言”、“思维”、“行动”上的“霸道”,而是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使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儿”。在我们的课堂上,即使学生理解有偏差,我们也要让学生很“体面”地坐下,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扬弃式”地处理,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四、预设和生成和谐交融,是和谐课堂的精髓

  课堂教学尽管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适应学生的即时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预设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当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薄而出时, 教师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就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尊重教育资源的生成。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律。因此课堂不是教案预演的舞台,而是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与生成,使这对矛盾和谐共生,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的心灵历程。

  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发展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成功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和谐,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