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改后的教学

【作者】 陆承锦

【机构】 贵州省剑河县民族中学

【摘要】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从突出主体性、强调合作性、重视体验性这三个方面强调了新课改的新理念,这对高中物理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新课改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学习
【正文】

      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系列具体目标的提出,对教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新课改的方向,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更有效的组织教学,努力适应并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新的教学思想,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的活动转化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幅提高。比如在“电阻定律电阻率”的教学中,便可以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演”的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导问”,提出问题:导线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对学生进行“导思”,学生讨论问题,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与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材料等有关。其次,由教师“导法”,确定设计方案,联系以前研究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aFm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学会了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最后,教师“导练”,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画出的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读取并记录数据,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强调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技能。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学习不再是单一的从课堂上完成,教师更应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除了钻研课本,还要学会动手查阅搜集资料、开拓途径获得各种相关的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就某一章节内容为主体,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并分学习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

  三、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由单一型实验向开放型实验转变物理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因此,实验教学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要将单一型的实验向着开放型实验转变。开放型实验对于促进学生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开放型实验中,通过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过程、得到实验结果的一系列过程,动脑、动手,主动探究、讨论,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在开放型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便于在组内开展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体验实验过程中,养成勤动手、勤观察,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习惯和认真细心、有条理、有层次的良好实验素质,并在实验中体验到实验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设计型题目在高考实验题中出现,在《考试说明》中也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因此,加强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与探究”,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探究实验的氛围,充分展现实验的设计过程,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分析实验题时,应回归教材,利用课本上的原始实验,以此为依托来构建实验的知识体系。同时,应学会关注教材中容易被忽略的演示实验,了解其实验的方法与相关的知识背景,例如,绳波演示、布朗运动、反冲现象、单摆振动图像、平行板电容器、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的研究、反应时间的测定等等。

  在练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剖析解题切入点的能力,不断的进行评价、反思、总结,并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此外,加强变式训练,发散思维,例如,在电路连接题的练习中,应利用相同的器材,改变器材的相关位置,或改变电路图,或改变设计要求,或改为单刀双掷开关等方式,进行辐射式的拓展训练,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实验原理的能力,举一反三。例如,对于“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教材上是利用“电流表+电压表”设计的实验方案,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电压表+两个已知电阻”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新一轮教育改革是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全方位革新。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教师应运用新的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从而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