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赵国峰

【机构】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非常重视高中学生思维的养成,因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导图应用,既可以在语文作文表达训练实践过程中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又可以促使更多的学生掌握这种比较新型实用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能够为所有高中学生提供有效的作文思考框架,同时也能开发发散思维,这无疑不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训练工具。但是目前由于各高校教学条件和教育模式的不同,使得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依然发的不够乐观,许多劣态严重制约着当代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故而只有不断对整个应用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才可以使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作用

  1.1、概念

  通常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把人们发散性思考学习思维转化为一种具体事物的学习思考方法,是一种新型实用的思维模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开发左右脑的功能,通过作文阅读写作,文字记忆以及思维规律等其它复杂知识,使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和想象方面有更好的发展。一般词汇、符号、颜色、图像以及线条是思维导图构建的基本要素,其构建准则是简单、科学、实用、有效,能够让人们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吸收和清理。

  1.2、作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主要有三:(一)它能够很好的解决高中学生语文作文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等其他问题。思维导图重在培养学生思维开发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着严格的约束。(二)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学习平台。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将书面文字信息可视化,促使大脑的思维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大大激发出了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对人们大脑信息处理有着简化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助于学生整理写作思路。

  二、常见思维导图的应用有效方法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主要是靠有效的方法来保证的,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即使有了思维导图训练要求,也是无法开展训练活动的。而目前见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比较有效的思维导图训练方法主要有:(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画图分析,采用线框连接使学生们能够很好的理解写作要求和理清写作思路,从而来锻炼学生们对写作结构或匡济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好习惯。(二)采用列表和摘要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文字信息整体把握的思维能力。即对语文作文训练要求进行列表表达,同时还要将那些重点列举出来,如此既可以区分比较作文内容,同时又可以保证整个作文思维模式不出现偏差。(三)利用色彩区别来让学生有主次之分,便于学生筛选信息。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进行作文绘制思维导图时,要尽可能的采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书写信息,例如使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如此既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视觉感,又可以使学生有层次感。(四)多采用发散性的写作模式,而不只是使用直线型的写作思路。例如再进绘制结构树图时,要让更多的学生添加“树枝”,以便使其变得更加“茂盛”,如此可以加深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范围。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很是让那些写作底子较薄弱的学生感到头痛厌烦,许多高中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总是觉得没什么写作内容,也没有一条合理的写作思路。尤其是当代的高中生由于依赖思想较强,习惯于“复制”文章,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思维变得极其狭窄,严重缺少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面对这种现状急切需使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以及形象思维能够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充分应用思维导图训练教育模式。例如高中人教版语文课文《劝学》后面要求写一篇与“学不可以已”有关的议论性文章,如果对于此写作题目进行思维导图分析,不难发现它是非常容易写的。在进行构建“学不可以已”思维导图之前,需要充分阅读全文的主旨,对“学不可以已”这句话的意思有深入的理解。接着开始思维导图绘制,首先在矩形框内写入“学不可以已”,接着采用辐射式构图结构将文章的要求、论点、论证以及论据填入椭圆形中。再接着详细分析、论点、论证以及论据的有关要点,同时还要收集一些有关证据,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再接着进行文章思路先后连接把握,例如先列举写作题目,接着提出论点,并用箭头形式连接下一步(论据),再接着是论证和结尾等步骤,如此才可以确保议论文的规范性。再接着进行展开讨论分析环节,对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标记修改,主要是采用不同颜色来提示自己的问题。最后是进行再次思维导图修正环节,抓要是对修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完善,从而是这篇文章的质量有更好的提升。以上思维导图构建过程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因此这就要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训练,共同参与到整个分析探讨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此才可以使其运用效果变得更好。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导图训练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可视化,促使学生在大脑中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从而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效果。通过不断地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让更多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技巧被运用到写作过程之中,显然这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尽管目前它整个运用体系还不够的成熟,但是只要进行不断地提高与完善,努力打造一个更好的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平台,就会使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朝着高质量和高效率方向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