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刘 冬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毛集镇中心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与策略是新课改下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文以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新形势下语文课堂评价的处策略与方法等几方面,详尽介绍了评价语文课堂教学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价值;策略
【正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估依据。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

  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以前传统教学评价,主要依靠量化进行,而且整个评价过程,执教的教师和和教学的主体—学生都是置于事外。实行开放的评价方式,就是要让评价的对象参与到整个整个评价过程中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教学的评价开放应用以下的方式进行操作:

  1、他评与自评相结合

  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广阔性和可爱性。假如没有评价对象(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介入,其评价只能是主观的,也必然是片面的。当然谈自评,不是以往的那种自我打分式的评价,它还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介绍设计构想。就是让教师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情况。可以向教师提出“这节课的教学最主要是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你在设计中采用哪些手段?”“这样设计你觉得有哪些好处?”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而且让教师介绍设计构想,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作出客观评价。

  自我评价。让教师具体谈谈以下这样的问题:“你自己对这堂课满意吗?能说说理由吗?”“你认为自己在这堂课中最成功的地方或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哪里?”“你想过这堂课哪里应该加以发扬的,哪里应该改进的?”这种自我评价可以避免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弊端。

  2、理性评价与细节考察相结合

  为了掌握更多的细节,听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坐在教室两侧听课。这样便于观察到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细节。可以根据条件采用录像手段,以便课后作具体分析。关注并记录教学活动细节,要改变听课如看教师表演的状况,应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表现和反应上,回答表述时是否从容、流畅?师生之间有没有激起思维的火花?各层次的学生表现有着怎样的差异?这些细节都应该关注并有记载。为了及时快速地记载,可以运用课堂教学观察表。

  3、终结性评价与细节评价相结合

  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片面强调一节课的终结性评价,而对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的细节不够重视。对细节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

  细节体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否科学、先进,要看教学设计的意图,但更主要的是看他教学细节。因为细节是人的素质的外观,它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4、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作为语文学科,如果仅仅是课堂上充满生机,课后却除了必要地习题训练之外没有别的延伸,那么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就必然是空话。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的外延就是一切社会生活,所以离开了鲜活的社会生活,语文学科也就丧失了生命力。语文教学评价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更要立足于课外。

  了解课外语文活动的情况。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师“大语文”思想的反映,也是触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外延伸的重要手段。要了解课外语文活动的资料,既要看教师的有关资料,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调查。

  通过设计师生不同的调查问卷和相关的课堂案例得出以下结论。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者。评价一堂语文课,不仅仅是看教师的课如何精彩,而主要看学生如何学得精彩,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帮助者。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是:是否为学生学习精心准备了内容,包括编写意图的把握、三维目标的拟定、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相关资源的准备与整合;是否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及各抒己见、相互争论、弘扬个性的学习氛围;教师角色的定位情况,是否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是否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角色;是否能科学、合理、熟练地运用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服务;是否具备了一定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