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作者】 魏丽莎
【机构】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三中学
【摘要】新课程强调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保证探究具有实效性的基础。创设问题情景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前提;设计导思问题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关键;调控课堂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保障;师生反思总结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目的。【关键词】探究教学;原则;情景设计
化学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实施化学探究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探究教学环节设计不到位,使课堂探究效率低下。看起来表现“热闹”的课堂,结果却是学生思维活动深度不够,知识落实不到位。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探究活动失去了意义。如何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呢?
一、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对于任何一个问题而言,探究的空间都很大,角度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的条件,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原则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探究教学中,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探究是一个多侧面活动,需要观察、提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需要设计研究方案,需要根据证据来检验解释问题,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将探究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上述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
3、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是指探究的难度、方式和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出发:心智发展水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已经达到的水平,即探究活动中的障碍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情景设计
教学情景是指教学内容在其中得以存在、运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情景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其他情景中再应用的可能性,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学习才更有效。情景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呈现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舌功能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陶冶学生的情感。探究情景的创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事实情景
事实情景包括化学史实、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工农业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等有关的事实和材料。化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化学家勤奋探索、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光辉品质。若在教材中进行一些化学家的相关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家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和献身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渐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
同样,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联系社会的内容等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化学是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完善道德品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明确社会责任感。
2、实验情景
创设多种真实、生动、直观的实验教学情景,营造学习情景,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可利用化学现象,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经验和原有认识相矛盾的、新颖奇特的实验现象,不仅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我用一块棉手帕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里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将手帕展开,用镊子夹注两角,用火柴点燃,手帕立即燃烧起来。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然后,问学生:手帕明明燃烧了,为什么完好无损呢?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这时,学生兴趣大增,思维高度集中,立刻研讨其中的奥妙。教师可“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掌握了一系列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及学生难于分析理解的知识,教师可直接设置与学生已有知识不完全匹配的疑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识的欲望;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学生已有知识设置的问题情景所架设的桥梁,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探索情景中。
三、实施“情景探究教学”的体会?
首先,应该明确教学思路。在情境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重在“主动探索”,教师的行为重在创设教学情境和“引导探究”。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调节课堂探究的氛围,把握好探究程度和时间。
其次,应该把握好创设教学情境的最佳时机。创设教学情境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通常,问题情境的创设大都在教学的导入、过渡阶段,但也可以在教学的结束阶段。
最后,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总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从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角度出发,这才是保证课堂实效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记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2期
[2]李长萍;;论交互性教学的内涵及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3]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高学生创新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刘健;;实施研究性教学 培养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