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作者】 王 华

【机构】 新疆省伊犁州巩留县第一小学

【摘要】学法指导需要老师一路携手、引导,逐步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与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法指导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法指导,能充分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的作用,引导他们想学、会学,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讨。
【关键词】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学习能力
【正文】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首先,学法指导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明确了学法指导的意义,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与学的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其次,小学的英语学习有其特殊性,小学生在没有语言环境和语言基础的情况下想“学会学习”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老师一路携手、引导,逐步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与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法指导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外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根据本人十多年的建学实践,是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学法指导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生放在首位。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将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首先、教学时充分利用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并且善于模仿,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可以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用手势表示数字,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来表现情感,用头部运动来表示up down left right(也可用手指指方向来表示)等等。像这些肢体语言不但教师要能运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进行模仿,这能给他们以趣味性和成功感,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其次、根据课文内容组织一些小游戏或者表演对话、短剧,唱英文歌曲等。这可以是师生合作表演,也可以使学生自己表演。最好是由学生自己来表演。这些趣味活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购物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模拟购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会了Can I help you?  Please show me that jacket. Here you are. Thank you. Can I try it on?  Sure .等语句,也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如教授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及父母的职业等;教授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喜欢的颜色、服装、学习用品等;教授表示食品、饮料、运动的词汇时,教师可拿来实物或模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用这些实物进行对话,互相了解别人的喜好;教授物主代词时,教师准备一个大袋子,让大家把自己的一件物品放人袋子,然后让学生寻找物品的主人来认领物品。当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环境的活动中感到他们能用学到的语言去做事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第二、学法指导要把培养习惯作为重要内容。

  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种习惯的形成:

  1.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表情、耐心的语言、恰当的手势,配以适当的游戏和直观教具,使学生克服爱面子、害羞、怕说错、怕同学耻笑、怕老师斥责等心理而产生的紧张感,放心大胆地参与听说训练活动。

  2.大声朗读和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习惯;在教学中,要以鼓励学生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注意纠错方式,不要每错必纠,以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只有通过多读、多说,才能使学生增强语感,获得认知识辨的能力。

  3.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

  4.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踊跃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全神贯注,目不斜视,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尽管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尽管现代课程理念提倡活动、民主、自由,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教学,你也要把认真听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老师少讲精讲的情况下,认真听课将是你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诀。

  5.课后主动复习和多听、多读、多写英语。由于一节课只有40分钟学生要想将所学知识真正掌握,我要求学生每天读至少10分钟对话,记会5个单词,并将最近所学对话说与家人听。…课后一定要复习,而且要循环往复的复习。因为人的大脑在储存新的信息的同时,又要把先前的信息忘掉一部分。只有循环记忆,反复复习,才能把知识学习得扎实、牢固。

  第三、学法指导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主体的任何认知行为都受到感情的支配。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地在学习的实践中去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创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比如,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可根据字母组合的发音,把一些拼写相同或类似的单词列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思考,去寻找记忆的方法。小学英语中很多单词在词形上十分相近,有些词可以通过在已经掌握的旧单词基础上稍加改动即可轻松记住,无疑大大降低了难度。例如: old——cold;    shirt——skirt;     rice——nice   通过加加、减减、变变等方式记单词,学生十分喜爱。英语中有些复合词是由几个简单词组合而成,。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减轻学生记单词的压力。例如:class(班级)+room(房间)——classroom(教室)bed(床)+room(房间)——bedroom(卧室) T + shirt (衬衫) ——T-shirt (T恤衫)。在做语音练习时,要求学生把字母或字母组的发音相同的词找出来归类。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听音拼词,见形读音的自学能力。这为以后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使零散的知识点适时形成知识链,最终形成个人的知识网络结构。

  2.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启迪,相互协作,达到更高的认知目标。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各个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设计教学内容要着眼学生实际,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水平,把握好活动内容的尺度,要坚持阶梯型原则,活动内容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让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使不同程度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做学习的主动探索者,“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3.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懂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今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比如教字母吧,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可以让学生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 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反应灵敏能力和集体观念。

  第四、以指导学生学会具体学习方法指导为落脚点,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英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就是一种信息输入和处理的过程。在信息输入和处理过程中,如何做到方式的最优化,则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基本学法指导,如预习方法指导,复习方法指导,记忆方法指导,分析方法指导等。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学情。不但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得如何,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不但要了解学生共性的情况,更要了解个性情况,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抓住典型范例进行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领悟学法。

  4.启发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实践中,有意识地注意学法的总结和提高。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发挥群体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6.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环节,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学法指导。同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小学英语教师只有把学法指导落实到实效上,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才能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 更重要。因此,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首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走上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王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