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给一年级班主任的小建议
【作者】 张可晶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一年级的孩子小,头脑中还没有形成集体的概念。凭单纯的说教,他们也不会深刻地理解。那么,靠什么来塑造集体的凝聚力呢?我觉得班主任除了要抓好日常管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外,还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抓好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可不能小觑活动的作用,不能因为觉得累,闲麻烦,就不搞活动或懒于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要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奇心、好胜心强,而活动正是调动起孩子积极性,塑造集体凝聚力一剂良策。如在学校开展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书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寻找素材,一起画画。首先,可从网络、报刊中找了许多贴近主题的图片、画报,通过讲解演说,激发孩子们的热情的,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同时老师带头讲述自己的梦想,然后孩子们纷纷讲述。虽然,他们表达还不够完整,不够深入,但只要表达的方向正确,便给予鼓励,帮助完善。最后把各自的梦想通过图画、小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会积极地完成任务。再如踢毽子、跳绳等比赛也是一样,每天老师和学生一起跳,一起踢,共同探讨活动的技术和注意的事项,不但让学生明白活动可以强健身体,应积极参与,还让学生懂得每个人多出一分力,集体的力量就增大很多。大课间的跑步活动,也应坚持和学生一起跑。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热情的鼓励,向孩子传递无尽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老师要告诉孩子们,每次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这种种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集体”的内涵,感受到集体的强大吸引力,从而向集体靠拢,依赖集体,热爱集体。
二、做好值日工作。
值日是孩子每天必做的工作,怎样使这项重要、枯燥的工作做起来更轻松呢?第一步,编排轮流值日小组,确定能干负责的小组长。第二步,明确值日生工作要点,让孩子知道做什么。第三步,教具体操作方法。大到扫地、拖地,小到摆拖把、叠抹布,老师亲身示范。第四步,通过主题班会,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他们是班级的小主人,是应该为集体做事、贡献力量的,进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每天孩子们值完日后,老师可以在黑板的一角上画上一个不同的小笑脸作为奖励,并告诉学生,大家的值日工作做得非常好,谁看到干净整洁的班级都会感到舒服,在整洁的班级里上课、学习是一种享受。这是值日生认真工作的成果,也是爱“家”的表现,老师为大家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既肯定了值日生的工作,又让孩子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孩子的责任心。
三、关爱特别生。
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就如同兄弟姐妹,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想每个老师都和孩子们这样讲过。但光讲还不行,还需要用行动为孩子诠释什么是“爱”。如我班有个单亲家庭的男孩,家里只有爷爷、爸爸、叔叔和他。爷爷爱喝酒,爸爸打工在外,叔叔在家没工作。家庭条件很困难,孩子穿得破烂不说还很脏,每天小手黑黑的,流着长鼻涕。为避免他在班里受歧视,我帮助他洗衣服,给他挽袖口,教他系鞋带……努力让他变成一个干净利索的孩子。班里还有一个写字特别乱的男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耐心指导,让他认清字的结构,掌握笔画的顺序,手把手地教他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将他写得较好的字拿给全班同学,让大家猜猜看是谁写的。当得知是他写的后,学生很惊讶,我借机对这个孩子进行鼓励,带头给他以热烈的掌声,同时告诉学生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渐渐地,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每一个班级里,都会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只要我们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真诚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他们一样可以开放得很美,很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