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 张金保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民族中学
【摘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此可见,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的探究与尝试,下面谈一下我的做法和体会。【关键词】 学习兴趣;学习物理;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
理想的物理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呢,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升华为能力,不能灵活应用知识,只能是死知识,随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逐渐增多,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教会他们应用物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觉得“物理就在我身边,物理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对物理的亲切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学过“惯性”知识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车子没有停稳以前,千万不能从车上跳下,学过“密度的应用”后,引导学生分析怎样鉴别戒指的真伪,学过“摩擦起电”后,引导学生解释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学过“焦耳定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排除电热淋浴箱插头被烧焦的故障等。另外,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便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受益匪浅。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科学小论文、动手制作小教具等,都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从而形成共识,学习物理生动有趣、有用,且使人变得聪明懂事,学生求知兴趣随之而来,必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注意新课的引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引入要顾虑很多,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1.故事引入。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都与历史事实或名人轶事或趣闻笑话有关,教师从中选出精采部分用于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都有明显效果。例如“曹冲称象”“哥伦布竖鸡蛋”爱迪生借镜子”“阿基米德称王冠”等等。
2.从生活事例中引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学生感觉到问题就在身边,思考积极,讨论踊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如讲“摩擦”时,先问“穿旧鞋为何比穿新鞋容易滑倒”?讲到“光的折射”时可先问“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何看起来向上偏折?”等事例。
实践证明,用这些为学生所熟悉的事例引入新课,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不但能唤起有关感性知识的回忆,而且使他们积极思维,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的概念和规律。
3.巧用健语。有些谜语的谜底就是物理概念。比如“刻苦钻研”(谜底是力学)孔明的儿子照相(谜底小孔成像)等,恰当利用,不失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4.设五疑问引入。如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教师拿几只废白炽灯泡,问有谁能从一人高的地方把灯泡放手落到水泥地上而不摔碎,有几个学生上来演示,结果都摔碎了,而教师却能够做到不摔碎。奥妙在哪里呢?原来教师是让灯泡竖直下落且灯泡底部有锡处在下方,这样灯泡落地时锡先接触地面,由于锡较软延长了作用时间,故灯饱没碎。这样学生就全神贯注地听教师揭密,而后又产生疑问:“这又是为什么呢?”设疑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要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二、注重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实验具有趣味性
它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祛自己多做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并且开展课外实验。如在学习物体沉浮条件后,要求学生完成课后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取材简单:鸡蛋和盐水,现象直观,明显,上浮下沉,悬浮一目了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后弄清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有的学生利用废品自己改进或设计实验,验证所学知识。如利用废雪碧瓶做验证大气压存在实验,将空瓶罩在底部粘有泥土的点燃着的蜡烛上,使瓶口封闭。待蜡烛熄灭后,瓶奇迹般地瘪了,再用冷水一浇,效果更佳。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三、学以致用,在用中巩固兴趣
物理学即是一门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精选习题训练,扩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联系课本知识,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通过简单收音机原理和安装,日光灯安装与检修,照相机原理和使用等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巩固学生物理兴趣。
此外,教师给学生恰当评语,发言后肯定,考试后表扬与鼓励。上课时生动语言等都会使学生树立信心,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原则。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领略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无穷乐趣和无尽的奥妙,把暂时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动力,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从“难学”过渡到“易学”,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