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作者】 于良秀

【机构】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苏桥初中

【摘要】后进生是在教学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本人在数学教学中调查、总结了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认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四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学生自身,最重要是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在此基础上,如何转化后进生呢?我认为从四个方面来解决:一、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二、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兴趣;三、融洽的师生关系;四、培养后进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良好习惯
【正文】

      一、初中数学学习中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因素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味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不打则骂,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家长一味溺爱,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其学习不闻不问,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也不再重视了;有的家长自身行为不良,学生耳濡目染。

  (二)社会因素

  目前社会上有一小部分人连初中都没毕业,却靠钱、权、关系等途径得到了一份极其好的工作,还有的人靠机遇或不正当的手段成了暴发户,导致一些学生过早放弃了初中毕业后继续求学的念头,只想混日子。另外现在上中专、技校根本不要分数,这样对于优等生以外的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的学生迷恋于电子游戏、网吧等现代娱乐,不能自拔。

  (三)学校因素  

  有的教师教育未能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手段落后;有的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对后进生的关爱太少,甚至歧视后进生;同学之间的陋习相互影响。

  (四)学生因素

  学生因素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其表现为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心、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另外就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造成抑郁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不愿或不敢向同学和老师请教问题,逐渐变成了后进生。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在学习上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自信心,严重地影响了后进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后进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现代数学家的贡献、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激励学生,帮助后进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学好数学。

  2.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后进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诸如抢答竞赛等,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平时的测试中,教师有意出一些较简单或布置过的练习、作业作为考试题目,培养的后进生学习信心,让后进生尝到甜头,使后进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在考试前,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有得较高分数的机会,让后进生有成就感,逐步改变后进生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励后进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二)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充分利用“引言”,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每个学期的数学是新的。对后进生来说,出于好奇很想一下子知道它们是研究什么,是否难学。所以上好引言课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课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把整本书要研究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告诉学生,鼓励后进生学好有趣的数学。例如在讲几何的第一册“引言”时,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1)怎样画国旗上的五角星?(2)怎样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3)车子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不是方的?(4)如何测量学校旁边河流的宽度?”等。然后组织学生画五角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现实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在以后的各章节的几何教学中,不断地用与教材相连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后进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接受知识要象观众看相声演员学唱歌曲那样,充满新鲜感,这样才会记忆深刻、兴趣浓厚。因此老师要创设情境,要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如我在《轴对称图形》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段笔直的河流同旁有AB两个村庄,为了方便居民用水,政府决定在这条河边建一个水泵站,然后分别用两条水管将水送到AB两个村庄,问这个水泵站应修在何处,才能使所使用的水管最短?

  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他们会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前面的知识无法完成,必须学习新知识、利用新知识才能解决,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3.尝试成功,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后进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使优生高有所攀,后进生有望进步。后进生往往害怕老师提问,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让后进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后进生答对了,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后进生自己纠正过来,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习兴趣的前提,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后进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

  2.师生情感融洽,使后进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后进生敢想敢问敢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后进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后进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滋长。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融洽,那么必然导致后进生对数学课的胆怯、冷漠、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反感,长期下去,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3.教师要以火一般的热情去温暖后进生的心田,坚持运用“三多、三少、三不”的方法,即多表扬少批评不讽刺,多鼓励少指责不歧视,多引导少说教不放任,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课内,要多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讲话幽默风趣,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

  (四)培养后进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1.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培养他们一定要复习当天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2.教师在布置练习、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所布置的练习、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的情绪,不能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教师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不懂的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引导后进生。教师对后进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让学生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后进生倍加有爱、耐心引导培养,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