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学数学中的情感教学
【作者】 朱 瑞
【机构】 河南省淮滨县张里中学
【摘要】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智力的教育是很重视的,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熏陶却显得空白。很多学生是以失败的心态面对数学,以失落的情感远离数学。这对数学教学造成极大的内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教育中严重的情感缺失。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添加情感教育环节具有重要的价值。【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内涵;自我概念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中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下,教师应充分渗透积极的情感因素,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旨在培养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一个爱与宽容的环境中成长,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更健康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起步阶段,是否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数学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情感体验上作出更积极的探索。教师的积极主动的情感教育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成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的直接源泉,还能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因此有效的情感教育既是数学教学的手段,也是数学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进行情感教育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呢?
一、数学情感的内涵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理现象。数学情感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知识的深化不断加强。数学情感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心体验和对数学学习的感情,对数学学习的愿望与需求以及对数学学习的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和学习内心的感受与体验是内隐、稳定、深刻而又持久的,表现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的用处与美丽,体验到获得数学知识的愉快和欢乐,从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师生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其次,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一般来说,学习态度的好坏受到学习价值观的影响,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的价值和对个人意义的看法。学习的价值越大,对个人的意义越大,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就越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保持和谐多样的情感表现
首先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比如:用创设情景法讲概念;用发现法、比较法讲性质、法则、公式或定理。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
其次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借助多媒体用动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图象变换的全过程,以交互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还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数学,把听你的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可以把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传递每一位学生。
四、进行及时恰当评价,强化学生的自我概念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对学生的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独到的见解,一回勇敢的尝试,一次进步的努力,都应及时评价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即使是错误或不够准确的理解,也应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及时引导和评价,让学生强化自我概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友良;;发挥评价魅力,增强学生信心[J];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07期
[2]陈瑶;;试论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7期
[3]邵飞玛;;循循善诱,放飞想象[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