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作者】 覃金芳

【机构】 广西桂林市荔浦师范学校

【摘要】分层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新模式,为我们开辟出一条英语教学的新路子。本文拟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两个部分,对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活动进行讨论,层层深入地阐述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正文】

      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多采用班级授课模式,每班平均几十个学生。统一式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教法,统一的练习势必造成基础扎实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学生“吃不消”,难易达到有效的整体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导致优秀生不能脱影而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信心,有碍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分层”:指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培养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里的分层,非局限于对学生静态学习状态的划分,而是蕴含着如上述诠释的动态生成过程。

  所谓分层教学,又叫多层次教学,它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认知水平、智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内都各取所需,有所收获。利用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宽优生的学习面。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都能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分层。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分成三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学生分层以进步为前提、以层次为基础、以竞争为手段、以辅导为重点、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给学生分层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给学生分层可以是显形的或隐性的。一般可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为了打破传统的思想给基础差的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我校这样分层:把学习主动、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基础扎实的学生定位c层;把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上进心、学习习惯和态度较好、基础稍差一些的学生定为b层;把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英语不自觉、基础差的学生定位a层。

  同时,这个分类是动态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可以采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根据学生的综合评定可随时变更,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一旦有同学上升为高一层,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而对于下滑到低层次的学生则采取鼓励为主的方法,希望他们不要灰心失望,加倍努力,力争下次上升到高一层次。让c层次的优生感到有压力而不是停滞不前;b层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迈入c层生的行列;a层次的学困生觉得只要通过努力,逐渐缩小差距,有希望向b层次甚至c层次迈进。通过这样的分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二、教学目标分层。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反之则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成绩较差。因而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之产生一种期望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实现学习目标的原动力是非常必要的。而传统的教学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势必造成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容易达到目标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基础差的学生因长期达不到目标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两极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严重。只有进行目标分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达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目标。c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a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

  三、教学内容分层。根据新课标,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基础知识,包括每堂课的新词、短语、交际用语、基本语法点/句型,这一层次的内容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第二层是重点知识/语言的运用,要求a层次的学生作一般理解,bc层次的学生掌握、消化;第三层是难点知识,a层次的学生不作要求,b层次的学生一般理解,c层次的学生难点突破。

  四、练习分层。新的知识必须通过适量的练习来巩固,并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传统的教学统一布置作业,造成a层次的学生做不出、c层次的学生不愿做。因此对学生的作业或练习应分层要求。平时的练习应遵循“两部三层次”的原则,即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作业分三个层次要求,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的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次的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能力题,c层次学生选做。第二三层次为选做题,这样a层次的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层次的学生也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辅导分层。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它不是简单的课堂延伸,也不是变相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而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课外辅导。一般可采取“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教师直接辅导c层次的学生,c层次的学生辅导b层次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辅导a层次的学生。

  六、评价分层。在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内容和英语达标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等级的试卷;或考同一试卷,a层次的学生以进步分为评价标准,b层次的学生以进位为评价标准,c层次的学生以与最高分的差为评价标准。平时对学生的表现、检测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满意的评价。

  七、多关注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临时监护人无法监管他们的英语学习。因此对于那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或不重视英语学习的留守学生,教师要倍加关注他们,生活上给予帮助、思想上经常交流、学习上多督查、情感上多感化,让这些留守学生视老师为父母、朋友,和老师无话不谈。平时在学习方法上多指导,多检查他们的课外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教学模式。但分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难度加大,它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发展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这就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因此这不但要求教师能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吃透大纲、驾驭课堂,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世光  浅析教学中的英语分层教学 [J] 才智 201003

  [2]鲁蓉蓉 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海外英语 201007

  [3]李跃俊 技工学校英语分层教学初探 [J]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0910

  [4]牧小霞 浅谈中职英语课的分层教学 [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11

  [5]周利权 浅谈分层教学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