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成因与对策

【作者】 周炳楷

【机构】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荔浦中学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本文对目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成因;对策
【正文】

      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课题。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项周期长、效应慢的复杂工程。它本身的任务就是形成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产品”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受教育者本身,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的成因。

  学生原因。许多学生获得的信息,并不完全来源于课堂,而是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体,但学生已形成的基本观点以及仅有的生活经验,并不具备处理众多信息的本领,特别是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太少,这是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贫血病”。

  家庭原因。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奖惩也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班主任不仅在德育和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占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校原因。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特点、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灌输轻行为养成;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德育工作缺乏保障机制和队伍激励机制,往往是领导重视就红红火火,领导不重视就是冷冷清清。

  社会原因。市场经济下,青少年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大众媒体、网络等都对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也产生着负面影响。这一社会大环境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教育实践中德育不到位、不落实的现象。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有的放矢,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 

  班级纪律涣散,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蓬勃向上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与学生一道制定目标或课题。班主任带着课题、目标去工作,目标明确,调查研究学生的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寻找工作方法,完成后还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便形成了班主任工作的良性循环。这样,工作即不单调,也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丰富了班主任工作经验,提高了班主任工作水平。

  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总结和调查。发现问题学生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1)反抗趋向;(2)被压迫感;(3)欲求不满;(4)有孤独倾向;(5)没有学习热情;(6)缺乏成就感。对于问题学生,老师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对此老师十分头疼。怎样才能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呢?我认为,问题学生工作之所以事倍功半,其主要原因是老师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障碍。

  (二)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

  (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学生年龄小,有时会犯一些错误,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我时刻注意尊重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和错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平等商讨的语气和他们交流,不刻薄、不去揭过去的伤痛,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这样,他们才能以正常的心态来对待问题,并保持积极性等优点。同样,相信学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起码条件,我不怕他们暂时做不好,相信他们有自我教育的潜力,这有助于他们产生自信心。自信心是心理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它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自信心的培养,我是这样做的:

  禁止说“我不行”、“我不会”等带“不”字消极话语。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学生必须努力做好。如学生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决不允许简单的说一句“我不会”,而应思考后大胆讲出自己的看法,这时老师也应说些鼓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如开展书法、绘画、歌咏、办板报等活动,让他们能领略成功的喜悦,并将这份喜悦的心情带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从潜意识方面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自己是无用的或无能的人了;

  制定一些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来增强他们的信心,有了奋斗目标,学生才会向这个目标去提供努力,并不断获得胜利的喜悦。如制定班级内部程度相当者结对子赛,每个学生要努力使自己的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参加各类活动也要先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告诉学生不怕成绩差,就怕不努力,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

  (四)帮助学生学会交往

  实践证明:群体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相反,彼此冷漠,互不来往,甚至仇视和猜忌的关系使人产生压抑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导致多种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帮助学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心,指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道德品德和生活,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合理的指导,尽量满足其正当要求,尊重他们的意见。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这样,学生受到鼓舞,就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再次,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指导学生恰当地批评自己和他人,正确的识人和择友,与同学团结友爱,彼此沟通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让他们做家长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和同学的好朋友。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师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

  (五)创设和谐情境,缩短心理距离

  师生之间,由于身份差异,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一定的

  心理距离,加上后进生受到太多的冷眼、斥责、嘲讽,往往产生自卑、急躁、失望、悲观等心理障碍,班主任若对其教育不得法,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创设和谐的情境:

  使用适应亲近的身体语言。犯错误的学生,一般都有疑惧心理,对老师存有戒心不肯主动向老师吐露真情。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谈话时,沏茶相待,也可恰当地使用微笑,也可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帮助他翻好衣领,谈话结束时可起身送送学生,招手告别。这些简单的身体语言,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从而增强亲近感和可信赖感,让微笑来沟通师生的情感,让真情极大地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便于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讲究教育语言的技巧。良言一名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都有受赞赏被肯定的愿望,当一个因别人的鼓励而发现了自身的优点鼓起自信心时,内心的感激和愉快是无以言说的,自然愿意与欣赏者、鼓励者交朋友。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充满诚挚和强烈的感情语言,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只有情深,才能意切;只有通情,才能达理。班主任切忌对学生进行责骂或挖苦讽刺,因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不能让学生正视错误,反而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甚至会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冲突,根本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坚持正面教育,适度采取令人心服的惩罚

  当然,我国的教育环境比较复杂,影响未成年人思想行为的因素也良莠并存,一些青少年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分不清是非善恶,缺乏法制观念,从而走上违纪违法以致犯罪的道路。可以说,这些青少年既是违纪、犯罪者,又是受害者,因此对他们的违法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只过分强调惩罚,而应坚持正面教育,适度采用令人心服的惩罚,班级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同作战,多股力量拧成一股劲。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上有学校党团支部、政教处、下有学生,左有家长,右有社会的立体结构。班主任要在学校、社会、家长的配合下去教育学生,我们的德育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以上是我长期以来在探索班主任教育工作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使之更趋于实用性、规范性、科学科。

  参考文献:

  [1] 李国汉 杨连山 班主任新兵法细节[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64.

  [2] 符文赞 高中班主任关爱生命的行动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 殷世东 完善教师人格 推进学生人格之健全 [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

  [4] 董威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J] 辽宁教育研究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