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小议
【作者】 王 珏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中学
【摘要】 本文论述了英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分析了常见的提问模式,并提出了可行的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关键词】课堂提问;提问模式;演示性问题;指示性问题;策略
课堂提问可以说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为了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用语言创造或重新创造意义,提问在课堂中应该占有很大的比重(Chastain,1988:142)。在英语教学中,系统地应用并发挥课堂提问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学生在具体教学内容中的实际水平。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广大英语教师往往忽视课堂提问的作用。根据某一特定系统把课堂问题分类,教师可以确定学生的认知或情感层次,并椐此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可以把课堂问题分做许多大类。按照莱利亚·克里斯泰伯利和帕特里西亚P.凯利(Lelia Christenburn and Pateicia P.Kelly)(1983)的分法,常见和公认的提问模式,有布龙姆模式(Benjamin Bloom et al)(1956),赛德斯模式(Norris M.Sanders)(1966),泰巴模式(Hilda Taba)(1967),荷伯模式(Harold L. Herber)(1978),凯赛模式(Arthur Kaiser)(1979),史密斯模式(RichardSmith)(1968)和海曼模式(Ronald T.Hyman)(1979)。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普遍的,应该说是布龙姆模式。这一模式对英语教学的深远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根据布龙姆模式,提问方式可以分成六个等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诂(knowledge,comprehcnsion,apphcation,analys,synthesis and evaluation)。前三个等级之中的问题属于低层次问题,通常用于检查对于简单事实的记亿,从而难以深入要求学习者进入的认知领域。(Stern,1992)
布龙姆模式对所指的不同认知层次并没有详细的规定,也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因而有些片面空泛。而且,提问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尤其在第二语言课堂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远不仅此六大类型。当然,布龙姆的分类法也有其好处,否则也不会得到如此长期的广泛采用。其它的分类法虽与布龙姆模式有些差别,但也各自有其不足之处,要么进行总的划分,象史密斯模式,把所有的问题分为集中与发散(convergent and divergent)两大类,要么把提问方式分成多个等级。但与布龙姆模式大同小异,如赛德斯模式,虽然把问题分成七个等级,但只有第二级“翻译”(translation)与布龙姆模式不同。(Lelia Christenbury and Pateicia P.Kelly,1983)如前所述,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特定系统把课堂问题分类,以确定学生的认知或情感层次,并椐此调整教学方法。以作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所有这些提问模式在英语教学课堂中都不太适用。
有鉴于英语教学课堂的特殊语境,划分课堂问题的标准应该是问题的形式,内容及目的(功能)(form,content and purpose/function)。据此,课堂问题应该分为两大类:演示性问题与指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hs and referential questions)。(何武军,尹平安,2000)演示性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并非用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而是用作实现语言练习。例如:
A:Who is Denise talking to?
A:These are nice pants.
She is talking to her boy friend.
B:Can I try it on?
B:Who is talking to her boyfriend?
A:This is a nice sweater.
Denise is.
B:Can I try it on?
Teacher:Can you speak Japanese? What is it?Its a car.
Student:Yes,I can.
who is it?It’s Sandra.
Teacher:Can you type? Whose car is it? It’s Sandra’s
Student:Yes,I can.
(Hartley and Viney,1989)
这些演示性问题就是盖斯(Gaies)(1983)所谓的为确保学习者了解语法形式的问题,也就是凯斯帕(Kasper)(1984)所谓的套话(phatic talk).然而,真正的语言并不只是由一方提问而另一方回答而构成。真正的语言是围绕着所指的对象或是世界的知识来创造信息的,因此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意义。(M.R.Talebinezahd,1999)所以,语言教学课堂使用中的问题应该是指示性问题,或者说是建立在意义之上的问题,不应该仅仅注重其形式。例如:
1.Suppose youare an underachieving student.What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it?
2.How do you usually spend yours paretime?
3.What do you think of Mark Twain's humorous language?
4.why is Mr Darcy considered as the symbol of pride?
综上所述,以下这些建议,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在设置课堂问题方面或许有所帮助。
1.任何提问策略都不可能同时适用于每一位教师。
2.可以从多种提问策略中进行选择。
3.提问应该总是有目的的,而不仅仅是检查学习者的表面知识。
4.提问应该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应尽可能以学习为目的。
5.提问技巧对语言教学课堂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6.如果需要,可以开发?自己的提问模式.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并设计出更好,更合适的课堂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交流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同时促进教学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