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让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

【作者】 于子志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明村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令他们在快乐的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知识,得到文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内容;中学生;语文;教学;课程改革
【正文】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初中语文课改最显著的特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

  一、改变教学理念,融洽师生关系

  中学生正处在一种特殊的心理阶段,反抗意识、破坏意识特强,如果总是采用高压手段,必然会造成师生矛盾加剧,不能体现素质教育提倡的人文精神。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摒弃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任老师加工的材料”、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旧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取而代之的是:《语文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育的探究者,师生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赏识学生的才华和个性。这样,学生得到尊重和赏识,学习积极性、求知欲被激发,学习则是快乐的。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良好的师生间的默契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再就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活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被吸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完全克服了这一缺陷,能够出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我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望天门山》。如果学生直接阅读,学生很难理解“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等问题。我依据诗的内容设计出这样的情景图:两高座山犹如巨大的石门,两山夹缝中滔滔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运用物象直观,由文到图,由静到动,让学生理解“门”、“开”、“回”等关键词语的意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从而恰当地理解了全诗的意境。这样,既解疑窦,又启蒙味,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进行成功教育,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它应是一片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与师生心灵交流的园地,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实验田。教师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克服困难、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获得成功的体验。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可以让学生轮流领读,充当“小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轮流上台表演对话等。要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少批评、多鼓励。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如何让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自觉灵活地运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使他们在学习上进入“好学”“乐学”的境界,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那么初中语文教学这朵奇葩,一定能够开出艳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黄向真;初中语文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

  [2]张淑芬;明用方致学,亲师乃信道——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

  [3]高丽丽; 教育不能失去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