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科学人文素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的策略——“忠孝雅诚”引领时代新人

【作者】 谭明俊

【机构】 湖北省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师生的内心需要。文明和谐的校园应该是民主、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是家园,也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近年来,巴东县教育局按照中央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全县中小学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实施“忠孝雅诚”为主题的德育活动。雷中以此为契机,在“忠孝雅诚”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方面进行全方位布局。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认识:“构建和谐校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校园文化是主战场”。

  一、“忠孝雅诚”引领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推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现有468多名学生,61名教职工。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中,我们把“忠孝雅诚”的传统教育观念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其作法是:

  1、用“忠孝雅诚”理念引领人

  如今市场经济时代,唯利是图、荣辱不分的陈旧观念浸蚀着我们的肌体。如何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打破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瓶颈,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缜密分析,以“忠孝雅诚”为契机,并将它融入校园文化的创造中,我们赋予了“忠孝雅诚”教育新的内涵,它是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真、善、美”为基础培养人:“知礼、懂爱、诚信、进取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的教育”。“忠”的内涵是要求师生尽心尽责地学习、工作。“孝”的要义是尊敬长者,友爱同事,学会感恩,回报社会。“雅”的要义是文明、礼让、温文尔雅。“诚”的要义是诚实守信。我们通过在思想上升华,使师生形成了明确的价值取向。

  2、用“忠孝雅诚”要求人

  “忠孝雅诚”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重在实践。我们将十月份的德育教育活动主题定为:“学会感恩,校园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实施孝亲敬长的“四个一”工程。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第一周“找一找自己名字的由来,忆一忆个人的成长经历。”第二周“反思父母的关爱,问一问父母的生日。”。第三周“写赞美父母的诗文,为父亲洗一次脚,为母亲梳一次头”。第四周“真诚地向父母作检讨,并向他们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并要求学生善待校园、善待家庭、善待社会、善待亲人。使“忠孝雅诚”的教育在活动中引领,在活动中升华。

  二、以“忠孝雅诚”文化氛围打造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的文化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基地。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1、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忠孝雅诚,共建和谐文明”的牌匾,警示大家行善;“践行孝道,学会感恩”的告诫,教人立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格言,催人奋进。加上教学楼上的“务实、创新、团结、文明”的校训,“校园广播”的广泛宣传,各班级精美的黑板报、宣传栏彰显出具有我校“忠孝雅诚”教学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师生的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得到了陶冶。收到了极好效果。

  2、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

  校园管理制度是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及长期积淀的道德规范。规范师生的行为习惯,一靠规章制度的效力,二靠舆论宣传的张力。校园的人文环境,因师生共同遵守准则而有序,这样有序又使每个人自觉地服从和适应环境的约束,进而走向忠孝雅诚,文明健康的发展轨道。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努力使制度管理体现人文性、情感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为广大师生接受。使师生主动参与制度管理,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总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落实“忠孝雅诚”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对于打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是十分必要的!时代需要新人,需要德才兼备的勇者,这就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将不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让我们的乐园更加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