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班集体应该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作者】 刘敬英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闫家小学
【摘要】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成长的摇篮,作为班主任,需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把握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大舞台。【关键词】班集体;学生;个性发展;舞台
班主任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把握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大舞台。
一、努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班主任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分析研究造成家庭、社会、历史差异的各种原因。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自主地思考、探究,才可能创新和超越,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班主任应肯定学生的优势,并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帮助他们设置目标,千方百计的为他们创设条件,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并在这种喜悦之中自我发展,自我奋进。
二、创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班集体
1.营造集体心理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班集体必须营造支持性的心理气氛,即:学生之间充满自信、宽容和相互帮助;预防或消除防卫性的心理气氛,即:集体成员之间不信任、充满恐惧感、敌意或斗争的心理。在班集体中营造支持性心理气氛,关系到班级各方面的活动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班主任工作作风在营造个性发展所需的群体心理气氛中有着独到的作用,朋友式的工作作风,可使班级的心理气氛融洽、和谐,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创设自主管理氛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于教师是一种精神的解放,于学生是一种个性的绽放。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要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鼓励。教师应当充分地相信学生,放开手脚,让他们从一些小事做起,独立地完成。其次,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还应给予学生做决定的权利。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到任务的艰巨,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如果一切决定仍由教师来做,那么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就成一句空话。再次,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还应注意宏观上的指导与微观上的调控。自主管理并不是意味着教师什么都不管,一切听任学生。作为班主任,应当在宏观上整体把握班级的发展方向,使班级朝着一个明朗而又进步的方向发展。此外,在学生管理班级事务时,班主任也应时刻关注班级的动态;在微观上或者说是暗地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最后,岗位责任制的设立也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培养个性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班内设立多个服务岗位,如班级图书管理岗、卫生监督岗、纪律检查岗、学习互助岗、小记者岗等,由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岗位人员通过毛遂自荐、竞争上岗的途径产生,努力做到“人人有岗,个个尽责,鼓励兼岗,定期轮岗,真诚服务,各展所长”,力求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能获得一个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角色,能够为集体出力、为大家服务,能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半学期下来,评选一批“岗位小能手”,同时对部分不能胜任岗位的学生进行适当调整。在让他们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这时候被动的管理则变成主动的管理“他律”将转化为“自律”。尤其针对“问题学生”不是简单的“人人有事做”而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影响。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越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个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学生个性舞台。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就是为集体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情境,促进他们成长、成才。由此让活动成为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真正属于他们的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应着力创造每一个班集体不同的富有创意的班队活动。第一,活动与竞赛相结合。像小巧手折纸、剪纸、定钮扣、贴画比赛。这种小竞赛使有些学习并不出色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也有作用。举行“歇后语接龙”“故讲事比赛”“古诗擂台”“安全知识知多少”等比赛。第二,活动与节假日结合。开展“感恩老师”主题队会,敬师卡制作比赛,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弘扬革命传统”手抄报展览,月亮的传说.......第三,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适合服务的项目,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如“红领巾文明督导队”“学当一天家”“我们也有一双手”“争当自理小能手”“管好自己的小天地”。
综上可见,在班集体这样一个学生成长的平台上,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舞台,为学生前面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小刚.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2]刘敬英.班级管理要“管”、“育”结合[J].文教资料,2007,(5).
[3]李佳雨.班级科学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4]陈先琦. 小学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