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化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阵地
【作者】 张家飞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在著名大学里已经发生了多次投毒致死事件,悲剧一次次的发生,让我们看到是扭曲的灵魂,漠视生命的心。名校的学子文化知识不可谓不高但竟如此的冷血无情,漠视他人生命,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反思。社会上,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暗流涌动影响我们学子;教育上,我们只是看重分数,几乎没有关注过心灵的健康和对学生灵魂的塑造,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学生的人格存在缺陷。作为老师非常迫切的任务是要舍得多花点宝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化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呢?我说说自己的做法
1.要舍得多花点时间,对化学阅读材料充分挖掘,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光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对于化学阅读材料很多化学老师都只是作为引入新课的引子,寥寥几分钟,就过渡到上新课了,未能充分去挖掘。我现在就以我们原高一化学教材上的阅读材料《侯德榜》来说:在介绍候德榜要不要回国的时候,阅读材料说到当时国外的条件是如何好,自己的国家是如何差,他毅然回到祖国,原因是爱国。写传记的作者将候德榜先生神化,学生对神只是进行膜拜,有可能不是产生爱国的情感,而是距离感。我将侯德榜先生为什么回国这一小段材料从人文的观点花了较长的时间充分挖掘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设计提出几个问题,也列出对比的情况
留在国外的境遇:
国外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大不大?人种有没有差异?能不能交上知心朋友?生活习惯还是不习惯?
地位:打工者 前途:止步不前
人的价值:不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回到国内的境遇:
1.同根同源,都是中国人;在故乡有很多朋友,如鱼得水。
地位:南京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和总经理,是老板
前途:较为光明
人的价值:得到较好的体现,可以帮助要帮助的国人
我通过让学生回答和替候德榜先生选择,从而将人性的光辉展现,以人为本,让候先生从神坛走下,回归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会选择回国,学生觉得他可亲可信,而不是老师我空喊爱国口号,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在面临着选择的时候要学会考虑各种情况,遵从自己的内心,以追求普世价值,有良知的去做出选择,让学生真的懂得在新的时期如何爱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如候德榜先生功成名就之后的无私和奉献,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人文教育,让学生人格得到升华。
2.教师要具有人文的眼光,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助一臂之力
我们教师要具有人文的眼光,及时发现化学教材知识所包含着许多的人文精神,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说高一化学《硅》对硅的外表描述是灰黑色固体,很不起眼;对硅作用的描述是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硅芯片的使用,带来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我就问“硅外表好不好看?”学生答:“不好看”,我又追问“硅的作用大不大”?学生问答:“不是一般的大”,我就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了一番人文教育,看一个人不要以貎取人,不能是只看外表,很重要的是要看这人是不是有本事,有能力。学生时代不要盲目追帅星,追靓星,应以学业为重学好本领,将来做一个象硅一样的外表并不华丽,但自身却是价值无限的人,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给于指导,帮助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3.“271”高效课堂无心插柳,却成就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271”高效课堂在全国很多地区已经推广开来,我们十堰地区也是试验区。这种模式根本目的是提高所谓的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过我们老师只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挖掘,此种模式也是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很好的范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了,营造了一种宽松的人文氛围,学生分成小组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在交流、竞争、合作中达到共同提高。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靠潜移默化效果还不是很好,我有意识的捅破这层窗户纸,通过提出一些问题,主动引导学生、对学生明确的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优秀的品质、学会正确的处事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最终汇集成健全的人格。发生在高校之中的诸多伤害事件虽说是与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老师所能做的是尽我们所能去影响他们的思想品行。我针对8个学习小组提出如:1.你们各个小组怕不怕另外组的同学来挑战?竞争有好处还是有坏处?想不想当第一得红花?遇到学习困难怎么做?若组内有的同学学习有困难帮不帮?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怎么回报帮自己的同学?怎么进行合作?等等一些问题,让学生明白竞争无处不在、不要害怕竞争、要敢于竞争,通过竞争可以促进我们完善自己。对竞争对手要怀有敬意,感谢竞争对手的存在,竞争对手是自己的磨砺石,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事态度,让学生知道进入社会,遇到竞争对手用伤害对方这种卑劣的手段来逃避竞争,这是懦夫行为。通过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想得红花,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几个问题有意识让学生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舟共济才是真,学习好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学习差的同学,学习差点的同学为了荣誉也会加倍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培养健康的人格,一切尽在此行中。在上《原电池》的这节课中,我让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给了学生多种电极材料,多种溶液,让他们进行组合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限时20分钟。任务很多也很繁琐,有限的时间,逼迫学生想到合作,让学生深刻的知道个人的力量有时是不够,要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做事方法、让学生熟悉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老师只要是做好了,对学生形成完整人格是绝对有好处的。
一个化学老师是普通的,是渺小的,但只要老师一起努力,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贯穿于化学教学之中,平凡终将汇集成伟大,铸就成灵魂工程师的丰碑。用科学和人文作反应物,老师作高效催化剂,让有益的化学反应时时发生,这样的胜景是学生之福也是国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