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话题作文指导之我见
【作者】 郭茂圣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崔家集中学
【摘要】为了指导学生写出新颖、深刻、感人的话题作文,针对目前初中学生的状况,我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选择最佳写作角度。二、拟个好题目。三、要独辟蹊径立新意。四、给文章安上“龙头”、“凤尾”。【关键词】新课改;话题作文;指导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多向性是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广阔的写作范围,自由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张扬个性、抒发情感、放飞想象、纵横驰骋,它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很好的体现。
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角度。
写文章即写生活。要想把文章写好,需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在选择过程中,或记叙、描写,以事感人;或夹叙夹议,表达见解;或纵横联系,抒发感受;或介绍事物教给人知识等。如话题作文:“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冀,书演示着人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老师、同学的情义和我们的喜怒哀乐……”要求: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由于文体不限,给了学生很大的写作空间。有的叙述自己和书的故事,表现自己和书的情结,或描述自己成长的经历,或折射长辈、老师、同学的关怀;有的抒发感情,表达自己对书的深刻认识;有的由叙而议,表达见解,畅谈自己对书的认识;还有的介绍书的起源和种类,了解它对人类的贡献……这样,交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生活的平台,使写作成了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作业。使其写出的文章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也使教师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受其多彩的精神世界。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用去发现人人心中有,又人人笔下无的素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新的材料不能是克隆出来的,也不应是社会生活的异化,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亮点。
二、给文章拟一个好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标题的新颖、简洁、巧妙应是拟题训练的追求。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题目是吸引他人第一道风景,也是自己作文的题眼所在。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下面,仍以书或读书为话题,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
1、扩展法:就是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如:上面的话题可拟题为:《谈读书》、《书是我的挚友》、《读书轶事》、《世界因书而精彩》……这是学生容易掌握的一种拟题方法,同时也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2、想象法:就是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据此,以上话题可拟题为:《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梦幻的书海》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法拟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以上话题可拟题为:《书的自白》、《“我”心灵的明镜—书》、《书与书柜的对话》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4、引用法:即引导学生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作题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从中提炼出精练、含蓄、韵味十足的题目来。如:可将话题的题目拟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开卷有益》、《无巧不成书》、《说书》等。这样使题目更具吸引力。
5、引申法:就是在话题原意的基础上,分析它的引申义,通过引申义来命名作文的题目。如“书”可引申为对人类或个人历史的记载,“读书”可以理解为了解人生等。由此,可尝试拟题为:《我用心血为自己写“书”》、《认真读“天书”》、《要善于“吃书”》等。这些题目挖掘了话题的深层含义,使文章立意新颖,主题深刻。
6、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题为:《书的诞辰有几何?》、《书告诉我们……》、《书中这样说……》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当然,指导学生运用悬念法拟题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因为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指导话题作文初期,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引导学生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拟出好的题目。慢慢的学生们就会在相互启发中激起巧设悬念的灵感,具备设置悬念的能力。
三、独辟蹊径立新意。
立意新颖,棋高一筹,势必令人刮目相看。话题作文只给定写作中心,学生应根据个人阅历、平时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立意上力求深刻并形成独到的见解。例如:以“考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写生活中、成长中遇到的形形色色“考题”,大多数从个人思想品德方面遇到的各种“考题”方面来立意,这就出现了主题上的趋同。其实,学生可以从语文试题中的课外阅读题谈学习“大语文”的必要性;可以从班干部竞选中遇到的有形或无形、明的或暗的“考题”,谈新世纪班干部素质;可以从“雪化了变成了什么”这道曾引起争议的考题谈评价观念更新;可以从人类生存面临的环境资源“考题”谈环保的迫切性等等。总之,要写出有新意的作文,想象一定要丰富,思维一定要活跃,立意一定要独到。
四、给文章安上“龙头”、“凤尾”。
好的开头有利于表现主题和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路,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一篇文章不管怎样开头,作者都要想到如何更好地表现文章的内容,怎样顺利地展示文章的主题。常见的记叙文的开头方法有:开门见山、交代动机、描绘场面、抒发感情、奇句突起;记叙文的结尾方法有:点明题旨、直抒胸臆、首尾呼应、自然收束。当然,文章有不同的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但文章有法而无定法,只要加强文学修养并灵活运用,一定能写出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给文章增添色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话题作文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片汪洋大海,浩瀚无际、广阔无边,教师的指导不过是授予其渡海的船只,欲济沧海,还需驾船的本领,那就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更优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话题作文教学创新教法.[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6。
[2]杨燮君.话题作文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3]黄子成.谭洁梅.中学作文教学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4]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