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者】 冷桂英
【机构】 广西桂林市穿山中学
【摘要】【关键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不但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启动创新思维,产生新的方法,获得创新成果,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谈几点看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而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将所学得知识运用
到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就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深刻领会教学思想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授课内容,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个数学应用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有用,学习数学有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心理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创新意识,将这种创新意识逐步提升为创新思维,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的概念之前,设计这样一个实际的应用问题:在全班64名同学是选出3个同学分别担任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科代表有几种选法?当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时,就会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排列与组合的积极性。随着排列组合知识的学习,学生就知道,先从64名同学中选出3人有种方法,再将这3人排序有种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高中新教材与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造探究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传授,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满堂灌,无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而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在学生学习中,教师是导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学论提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相互协作——课堂小结。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体验数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授新概念、新方法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一个问题,要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性的问题系列,课堂上依次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层层分析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达到新的平衡,最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发展。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性质时,营造这样的一个探氛围:让学习积极参与动手做实验、画图,让学生用画不同的函数图像观察思考归纳出函数的性质。通过操作实验,一个抽象的教学知识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不是魔术师帽子中突然蹦出的一只兔子------让人迷惑不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学实验正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把数学实验应用到课堂上,“在做中学”、“做学中做”,通过数学实验创新意识的培养。
3、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全面民展,并不是让学生每个方面都要平均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有价值,以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我们评价学生的发展,首先就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评价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取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等差数列{}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前3m项和为多少?这是学生所熟悉的数列问题,解答过程与方法有多种,即
(1)方程的思想,利用求和公式,建立以,d为未知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S=210。
(2)特殊化思想,令m=1,则Sm=S1=a1=30,S2m=S2=a1+a2=100,因而a2=70,d=40。
故a3=110,S3m=S3=a1+a2+a3=210。
(3)整体思想,由Sm,S2m-Sm,S3m-S2m成等差数列得2(100-30)=30+(S3m-100),解得S3m=210。
(4)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设Sn=An2+Bn,则解得Am2=20,Bm=10,S3m=210。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体验数学,不再依赖和模仿老师的解题示范,主体性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同时也使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得到渗透。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学生有了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把思考后得到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充分展示出来,对于通过思考但解答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先肯定他们解答中的正确之处,用鼓励的性的语言“你可以从某某方向来继续考虑”、“请你再……你会想出来的”等;对于学生中新颖、简洁的解法,可以用“你的解法很棒”、“老师还没有想到这种解法”等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现代评价要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而且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要通过建立新的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指标系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各个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实践中运用数学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