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使班主任工作更有成效
【作者】 韦慧娟
【机构】 广西河池大化县第三小学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词】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
班级是学校构成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桥梁。如何使班主任工作更有成效呢?我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过不断的反思总结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关爱、对各类学生因人而异
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但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爱,关爱对各类学生也因人而异。
1.严爱优等生
每位教师都喜欢优等生,因此优等生的缺点很容易被忽略。对于这类学生,我从不迁就,而是提醒他们“要成才先成人”要做一个谦虚、诚实的人,不仅学业优,人品更要优——心胸开阔、心理健康,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扬起风帆前进。
2.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级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成绩一般,心理稳定,不违反校纪、校规。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引起老师的重视,也不像学困生那样自暴自弃。对于这类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理解并信任他们。这样,学生们都关心集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使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
3.偏爱学困生
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学困生,一有时间就和他们谈心,谈理想和学习方法。在班集体中,我总是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有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大胆吸取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尽力克服自身不良的习惯。例如:我班同学李某,在三年级的时候,顶撞老师、打架斗殴、不完成作业,但他有很强的领导能力。我利用他这一优点,让他担任副班长,而且经常找他谈心:“作为一班之长,要想管好别人,就要以身作则,首先完成作业,要不耻下问。”在我的耐心教育下,现在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进步很快,不再和同学打架。我认为,这也是转化学困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哪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争取到百分之一的效果,我认为也值。
二、实施自我管理,培养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只有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自我管理体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学生、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1. 建立值日班长制
按学号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班中事务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检查当天卫生、纪律,督促每位学生做好分内的事,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才能。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加强,班集体内部凝聚力也就更强。
2. 事事落实到人
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担任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做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班级中建立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3.健全制度,严格纪律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严格纪律首先要保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劳动卫生制度、文体活动制度、课间操、眼保健操制度、班级文明公约、日常行为规范等。各项制度内容要具体,并且切实可行。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一旦制定,便具有指令性和严肃性,不能随意更改或者因人而异,刚开始执行时,处处留心,那怕是微小的事情也不能听之任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应引导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自己反省,班级同学共同帮助他进步,而不能由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最后必须指出,虽然规章制度有约束力,但必须是建立在全班同学对纪律、制度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三、注重联系与协作,共同对学生培养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生影响并使之成才,并非是班主任一人而已,而要靠任课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汇报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计划等,听取他们对班级管理及工作方面的意见,邀请他们参加班级的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同心协力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各个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所以班主任还要经常利用家访、电话联系等机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并及时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思想动态,共商对策,共同教育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对孩子的希望非常殷切,班主任和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是非常欢迎的。这样就能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系统,使班主任的教育形成倍增效应。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每个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成长计划,每个家长给班主任老师写一封信等活动,介绍孩子的成长经历,谈谈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以便自己更好地了解孩子,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具体,更到位。
四、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我在日常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给学生极强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我也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学生动向,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提高教学成绩。当学生犯错误后,班主任切忌用写检查、罚站等方法来教育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挫伤,而应让犯错误的学生陈述自己犯错误的动因,班主任从学生中找出症结,然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提出忠告。让他知道老师在和他诚恳地谈心与交流,他才会尽力改正。
总之,班主任,只有强化和摆正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系,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好培养学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卜云芝《班主任工作创新》【J】石家庄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杂志社 总第138期
[2]刘亚平《后进生转化的“一、二、三”》 【J】石家庄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杂志社 总第135期
[3]马家安《论班主任角色与权威》【J】石家庄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杂志社总第130期
[4]王素华《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衡水 衡水教研 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