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作者】 王林霞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三小学
【摘要】家校沟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所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班主任言行是否得体,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就会直接影响家长是否愿意配合你的工作,配合学校的教育。【关键词】班主任;家长;沟通;艺术;健康
家校沟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所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班主任言行是否得体,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就会直接影响家长是否愿意配合你的工作,配合学校的教育。因此与家长沟通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之一。
一、学会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构建“家校”信任平台。
教师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与家庭长沟通都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这样才能相互信任。吕小明是我班新转来的学生,开学几周了,不管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给家长打了几次电话都不接。通过孩子我了解到家长的工作是搬运工,根本没时间关心孩子。我心想:他来不了,我为何不去亲自拜访他呢?于是,一天放学后,孩子带着我去见家长,晚上快十点了,孩子的父亲才回来,家长得知我的来意,一脸的歉意,看到家长如此幸苦,先前的怨气也没了。交谈时,我只告诉他孩子很聪明,生活自立能力强,是个好苗子,希望好好培养,作业未完成之事一字未提。父亲听到孩子的表现,满脸的幸福,当即表示以后一定抽时间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之后他经常主动打电话询问孩子情况。有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原因,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当老师的不能产生怨气,要理解家长,放下架子走出去,主动与家长联系,我相信老师的诚心,一定能构建“家校”信任的平台。
二、学会倾听家长的心声,创建了解孩子平台。
哪个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经常获得老师的夸奖呢?班主任约见的家长多数都是问题孩子的家长。一见家长,就是一通数落,说得多,听的少。家长听到的尽是孩子的不是,心里闷了一肚子的气,回家拿孩子撒气。这样的沟通可想而知。我们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做个听众,这又将如何?王林是班上有名的调皮鬼,每天不是抢同学的学习用具,就是打架同学,我觉得有必要和他的家长谈谈。我刚一提王林的问题,他立刻打断我的话说:“老师,你别说了,我知道王林不好,可你知道王林的情况吗?……”我见家长如次激动,干脆让他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把心里话说完。我一言不发地认真倾听着。原来王林视力不好,家长对座位不满意,对我这个老师也不满意。孩子之所以有那些言行,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通过倾听获取到这么重要的信息,心头不禁一震。我及时地给王林调换了座位,稍有进步我会给予表扬,慢慢地孩子不再抢东西打人了。如果那天我一见家长就是一番数落,也许这个家长会忍气吞生,王林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进步了。由此可见学会倾听家长的心声,更能准确全面了解每个孩子。
三、学会换位思考,交流方法,搭建共识平台。
每当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家长互相埋怨,家长怨老师不会“教”、对子女有偏见,而教师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由于环境不相同,学生在家和学校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一样。如果家校双方缺乏沟通,就会由以上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对孩子成长不利,做为班主任要通过合适的时间、地点、方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尽职尽责地教育孩子,以取得家长配合。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向家长传授如何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形成家校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的氛围。
四、学会教师语言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家长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各不相同,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和众多家长沟通,这就要求教师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要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家长感到自豪,然后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家长既看到孩子的希望,又能认识到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会信心十足地配合学校正确教育培养孩子。使家长从溺爱的错误中走出来。三(2)班的李强父母非常溺爱他。一天孩子父亲来到办公室要求给孩子换座位,理由是李强的橡皮擦经常被同学抢掉,无法写作业。我立刻进教室了解情况,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孩子把橡皮擦当玩具乱扔。显然孩子说谎了,面对这种溺爱型的家长,我先介绍了学生最近好的表现,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很关心孩子,然后委婉指出了这样溺爱对孩子成长不利,同时引导孩子把实情亲口告诉家长,这位家长诚恳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同时立刻表态要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做为老师心中要有爱生之情,就一定能和家长和谐沟通。
2.对于有教养的家长,沟通时一方面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反映,另一方面还要肯定家长教子有方,同时给孩子再提一些要求,使孩子更优秀,这样家长才会更尽心尽力地支持你的工作。
3.与后进生家长沟通是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了。面对家长失望,叹息、恨铁不成钢,老师无言以对。每个孩子都有优点,老师绝不能只用成绩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在家长面前要肯定孩子在其它方面的优点,对于缺点要反映,但不能摧毁家长的信心,每次少说些,放低要求,循循渐进,让家长和孩子有努力和信心,这样家长才会信心配合老师的工作。
4.个别家长心中总是存有怨恨老师和学校的情绪,碰到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决不能热血冲头,和家长争吵,一定要以静制动,沉住气、面带微笑倾听家长诉说。这时一杯茶,一把椅子会让气势汹汹的家长消除怨恨,让家长体会到老师的亲切、宽容、知心,赢得家长的好感,有了这个前提,在和家长交流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很支持你的工作。
二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只要你掌握了沟通技巧,采用多样化沟通方式,一定能与家长架起一座心灵之桥。赢得了家长,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只要老师以爱为出发点,把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展露给家长,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参考文献:
[1]《教师那些事——透视教师生涯千问》之家校联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