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重塑单亲孩子的健全人格

【作者】 胡玉清

【机构】 贵州省盘县松河乡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典型案例

  单身母亲,要走的路还很长

  这是一个单亲母亲的苦恼,但她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所有的离异家庭关注和重视。离婚了,怎样让孩子在失衡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一个人怎样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丈夫有了外遇,琴(化名)断然选择了离婚。经历了一番心烦意乱后,她才慢慢平静下来。和丈夫分开后,13岁的儿子跟了她。能天天见到儿子,琴当然很高兴。但是不久,另一个恼人的问题随之而来。儿子变得爱发脾气,怎么讲道理,怎么管教都不奏效。琴感到茫然和心力憔悴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一个长远的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怎么去扮演单身母亲的角色,在缺失男性的家庭里,她应该如何去教育儿子?

  南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顾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钟露认为,单身母亲的生活比一般人更艰难,这也更容易使她们在心理上出现某些偏差和误区。这种偏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体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单身母亲把失落的爱补偿性地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有着更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弥补自己失去的情感;另一种极端是将生活的种种烦恼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看作是绊脚石。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琴的苦恼,钟露给出了应对之策。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面对自己,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离婚。离婚或者丧偶最直接的受害者其实是孩子,他们更需要留在身边的那个亲人的支持。因此,作为儿子最贴身的榜样,琴更应以乐观的心态带动孩子的乐观心态。

  其次,母亲抚养儿子,就特别要注意培养儿子的男性角色。比如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等性格,就要有意识地对男孩子采取内细外粗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要符合男性性格特征。不要到头来,满身的“脂粉气”,儿子不像儿子,倒像个女儿。?

  要给孩子创造适当的交往环境。如果父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同孩子见面,琴就要为孩子寻找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叔叔、舅舅都可以做父亲形象的替代者;在为儿子选择教师或教练时,尽量选择男教师或男教练。最好有一名男性亲戚或朋友,来帮助教育儿子。孩子需要两性的家长,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看电视聊天,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使他有另外一种性别的成人榜样来学习。

  母爱适度,还要有自己的生活。单身母亲往往将儿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结果孩子产生“恋母情结”,更有甚者会产生变态心理和行为。随着儿子的长大,琴应该定期给自己安排时间,用来处理私人事情,包括同异性的交往,一定要使儿子明白,母亲是爱他的,但他不能占有母亲所有的感情空间。母亲给自己时间的同时,也就给了儿子成熟的机会。?

  让孩子接受健全的婚姻观和性态度。有些单身母亲曾经受到的创伤使她们对婚姻、异性都持有一定的偏见。如果将这种偏见灌输给孩子,容易使孩子对人产生敌意、不信任感,同时也有不安全和被抛弃感。

  成长困扰

  考试焦虑应如何平复?

  jerry:我是一名优秀的初中生。马上就要月考了,我感到很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名次下滑。对此,老师已经多次开导我,妈妈对我的成绩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我努力了,考得多少都不要紧。可是我仍然感到紧张,我该怎样做,才能消除这种紧张的心理?

  南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顾问、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韦友芳:考试成绩会因为考前复习、考试状态、考题难度等因素有不同的结果。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理想成绩,另一种是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成绩。之所以你不能消除考试前的压力与焦虑,最主要的是因为不能去接受第二种情况。

  建议:首先要消除自己潜意识里一定要考好的硬性要求,把这样心理期望能量转化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去。其实,对特定事物的紧张和焦虑,是机体对环境的一种反应和适应过程,学会带着“对考试的紧张和担心”学习,安心地让它伴随在自己的学习过程里,相信随着多次的锻炼,自己完全可以不受它的影响。

  如果找到问题症结后,还是感到不能控制自己紧张的想法,内心时时感到不安的话,学会一些放松,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活动,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使处于紧张兴奋的大脑得到相对的调节放松。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既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又有充满乐趣的休闲活动时间,让自己感到生活充实富于乐趣,这样,心理的注意点就不仅仅在考试的紧张和焦虑上了。

  言论板报

  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吃苦

  读者nirvana

  我曾经是一名中学政治老师,现在做了特殊教育工作,整天和未成年孩子打交道。我也一直关注这一类孩子的健康成长。结合我的成长经历,对于未成年健康成长有几点看法,供父母们借鉴。

  一、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强。从出生到现在,我虽然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但我始终认为,在当今能够依靠自己辛勤劳动生活的人就是好样的。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开始培养我自己做饭、洗衣服,甚至我自己也学过种菜、种田等。我父亲是干部,母亲是工人,从小他们就对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娇惯我。

  二、学会倾听孩子想法、让孩子有自主权。很多做父母的很少听孩子的话,出了事情,只凭大人的一句话,语气强硬,一副没得商量的架势。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也是希望有人倾听他们的观点。父母在没有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就不要去盲目剥夺小孩的说话权。正确的方式是,有问题的时候让孩子先自己说,做大人的后面分析问题。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父母是他们的第一道防线,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很受伤。

  三、让孩子多吃苦。小时候我的家庭不算很差,但每年放假,父母都要送我到乡下帮亲戚收稻谷干农活,就是要锻炼我吃苦耐劳,培养我的毅力。不像如今很多家长,百般溺爱,把孩子培养成草莓一族,有个性,但容易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