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实践

【作者】 罗仕秀

【机构】 广西陆川县良田镇三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业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传统的教学,布置作业“一刀切”,教师设计布置的作业往往使学困生 “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处境。教师只有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分层递进的先进教学观,充分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们在作业的天地中享受必要的自由。

  一、作业量分层,做到充分练习和自由发展的有机统一

  1.学困生控制作业量 ,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以古诗学习为例,学困生就必须在背诵之前认认真真地把诗句、诗意乃至带点词义,诗文中心抄写一遍,然后让他们逐项背诵给与自己结对的优等生听,最后才能默写。如果默写情况仍不尽人意,就还得回头重新有针对性地抓住错误重点进行背诵与默写。教师的再批改等工作量也须多付出一至几倍,但为了学困生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基础性的知识,我们老师的耐心付出也是应该和值得的。

  2.优等生减少作业量,给予自由发展的时空

  优等生对教材知识领会掌握较快,解答相应的基础性作业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使他们从简单作业的机械练习中解放出来 ,拥有足够的时间 自己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高智力题。也以古诗学习为例,对于优等生,就不必布置抄写诗句的书面作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背诵,直接默写即可,默写中如有错误,则自己再有针对性地抄写及重默。我们应该相信这一层次的学生绝对 能把基础知识掌握得扎扎实实。对他们而言 ,更重要的是在快速掌握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基础上,自觉练习一些源于基础 ,利于智力进一步开发的难题,如诗句所展现景象图的描绘、诗意的详细描述等。

  总之,作业量分层要视生情而定,让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练习又能得到自由发展 。

  二、作业难度分层,做到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造目标的统一

  1.学困生降低难度,确保完成基础目标

  作业难度适当降低,使这指向于基础目标,学困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就可以布置“抄写生字新词和摘录描写小男孩诚信的语句”的作业给学困生做,这些作业难度较小,易找易做,学困生通过完成此项作业就会感觉自己完成了目标任务 ,就有了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2.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

  这类学生可塑性较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努力一把也许就能跨入优等生先行列 ,但如果松劲一些也许就会退入学困生行列。因此布置作业时,须注意作业应有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可以布置“抄写生字词和有感情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的作业给中等生,其中“抄写生字词”的量只须学困生的一半即可。

  3.优等生增加难度,努力实现创造目标

  这类学生基础扎实,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强,布置作业时就有必要给他们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如学习了《小珊迪》一文,可以布置“根据情节写写《我与小男孩比童年》”的作业给优等到生做,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放归作业自主权,做到作业内容与学生个体实际的统一

  放归作业自主权,就是要实施开放型作业。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适时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作业的内容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形式也应多样。这样,才能促进种类学生的学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自主精神。

  1.放归学困生基础性作业权 ,使之满意自我

  学困生相对来说,接受和理解能力欠弱些,解题能力也相应弱些。因此,布置作业时较多地偏向于教师布置基础型作业为主。但是,如果适当给以引导,逐渐引领他们学会自我布置作业,那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例如,学习某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困生自己选择和设计一些基础性很强的题型,诸如“火 眼金睛”(改错别字)、 “调音室”(多音字练习)、“词语天地”(抄写生字新词)、“荟萃园(佳句摘录)等。这些标题新颖的练习题,让学困生在“够得着”的作业平台上自由设计,自由解答,他们就会兴致盎然,积极性高涨。

  2.放归中等生发展性作业权 ,使之挑战自我

  中等生的学业水平虽然暂时处于优等生之下,但这一类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引导他们自己设计一些发展型的作业。例如学了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片断,发挥想象,配上插图,写上自己的理解。像这样的赏析型、想象型作业,较有利于中等生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有利于他们自我挖掘潜能,有利于他们挑战自我的智力水平,从而迈向优等生的行列。

  3.放归优等生创遣性作业权,使之超越自我

  由于优等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多做一些创造型作业。如学习了“积累.运用”中口语交际的关于环保调查的内容后,就可以引导优等生围绕这一主题,编辑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内容既要有环保知识,又要有环保体会言文,还要有环保调查的详细统计表。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随时把握好各类学生的学习状态 ,从宏观上调控好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 ,放归予学生一定的作业自主权,学生们就会摆脱传统应试作业的桎梏,走上快乐作业之旅程,就会在作业中找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为学业和心理的成功者。

New �9 n;����-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学会读书方法。

  要使学生善于想,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点拨外,更要靠教师去“激励”、“促动”,促使学生去动脑想问题,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指导学生在看书时,要边看边动脑,边看边动笔,让学生逐步学会自读课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误的,让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特别对于学困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

  四、 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关系,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每个人,包括小学生在内,都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着力从小培养他们适应竞争的能力十分重要。这也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因此我们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假设一个个竞争的情境,在教学中引入单键机制,引导小学生参与竞争,逐步培养其竞争能力,并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在合作中平等竞争,合理竞争。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相应提高了。最终达到了双重教育的效果。

  总之,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来,并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为进一步进入高层次的数学领域学习奠定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