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课堂更精彩

【作者】 董夏钰;董方勇

【机构】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角色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教师从过去课堂的主宰者逐步转变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扮演地怎样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怎样创造出精彩的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精彩课堂;转变角色;张扬个性
【正文】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教师的角色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着。教师从过去“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的主宰者角色逐步转变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精彩的课堂是大家追求的境界:学生思维积极,情感投入,在师生对话与交流中,常常碰发出中创造的火花,在彼此交流中激情飞扬……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许多老师在追求着这样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境界。

  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精彩的往往只是教师。为了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与中心地位,老师们大胆地进行尝试,把自己放在附属学生的地位,真心诚意地让自己的“教”围着学生的“学”转,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的改革试验,有的甚至撤销讲台、自己站到教室后面去等。学生的确动起来了,可是,效果似乎并不那么理想,学生只是表面活跃了,思维水平却很肤浅,教学活动偏离了教学轨道,有些课堂甚至是一盘散沙……

  问题出在那儿?我开始反思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如何使课堂精彩。

  一、精心设计课堂

  教师要善于把精力花在备课上,应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设计教案,结合自己的优势,运用心理学、方法论设计课堂教学。①教学设计应追求新颖性,避免模式化。模式化的教学设计便失去了挑战性,学生容易引起思维定势,难以激活其情感与思维。②教学设计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关注的中心,为学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③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④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促使课堂上学生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等各种智能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活动的保证。⑤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富有弹性,留有余地,以便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课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这样,一旦在课堂上遇到“意外”也不至于束手无策。精心的设计和充满智慧的策划,为课堂教学预约着一个又一个精彩。

  二、全身心投入课堂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孩子,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①学会倾听。教师要善于倾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让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②引导情绪。老师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师走进教室,总要神采奕奕,以自己的行动和情绪带动学生,感染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③引导思维。不同的学生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应帮助和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思维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④促进互动。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交往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案剧的演示,课堂教学的精彩,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

  三、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

  课堂教学只是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例如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带着明确的目的到课外继续探究,同时教者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使课内课外有机地融为一体。

  课外延伸,引来精彩。

  四、学会等待

  有一次观摩课上,回答问题的学生正在思考怎么表达他们的观点,老师以为这个学生答不出标准答案,便说:“别紧张,请坐下”,马上把目光准转向了另一位学生。只见这位学生很委屈的说道:“老师,我不紧张,我正在思考改怎样表达”,“老师,请再给我2分钟。”这是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恳求。听来,让人感伤。我们为什么没有耐心等待呢?在传统教育中,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机械地模仿与记忆,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标准》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过来了,其中最主要的突破点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讲”,既教师应该“管好自己的嘴巴”。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的同时自己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捕捉教学资源,进行“二度设计”;在倾听中发现学生的智慧与才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一句话很值得品味:只要“等待”,每天都有精彩!

  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新教师:课堂,因你而精彩;学生,因你而精彩;而你,也因他们的精彩而精彩,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