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妙的教育艺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 黄恩行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中学

【摘要】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之得当,则恰到好处,反之,却大相径庭。因此,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将起到妙不可言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教育;批评方式;教育艺术
【正文】

  一个孩子,一个成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和成熟的。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并努力改正,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完善自己。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之得当,则恰到好处,反之,却大相径庭。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都很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会经常对学生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批评是负强化的,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而大多数学生都不乐于接受,左耳听右耳冒,依旧如故,更甚者,还会起逆反心理。因此,也许换一种方式,稍稍加点艺术,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将起到妙不言喻的效果。首先我们面对的是活泼而又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好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沟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有经验的老师都明白,教师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恫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敢怒不敢言,于是就在内心以各种形式进行积极的或消极的反抗。要么表现为故意捣乱或做坏事,要么表现为强行抑制,使眼泪倒流。而一个富有责任心和教育技巧的老师,则善于将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宽容化为一体,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批评应该像习习春风,饱含着能使万物复苏的温暖。在多年的校园德育工作中深深的体会到:批评的出发点是善意的规劝,落脚点是启发自觉,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为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教育目的,笔者结合教育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思想教育方法进行思考。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事物发展哲学观来看,只有完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把批评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批评时觉得心悦诚服。在教育过程中,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们的“惩罚”,他们往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那就达不到矫枉过正的效果。例如高一年级有个姓邓的男学生,常常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话时,又往往不说实话。最后科任老师告诉了我,针对他的个性,我批评他之前,从各方面掌握了和他犯错误有关的全部材料,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批评他时,他主动承认了错误。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减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期末考试动员会上,他还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从这件事中,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绝对不能任凭自己的主观情感对学生进行盲目批评。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因此,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刚过,统计表明,我们班的成绩就上期而言,没有多大进步,我立即召开班级会议,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在会上我做了有的放矢的批评。列举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做的不够的具体事例,然后请科任教师给学生制定了目标,最后班上还指派一名班干部对一些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同学进行监督,并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结果在期末考试中,全校的成绩又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

  批评教育时,应力求“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教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事实上,从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批评要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老师批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的一种常用方式。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常常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可以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有些学生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其他同学的责怪后容易产生自卑感,有时甚至会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还是有着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作为人师,我们在对待这些学生时,既要讲究批评的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远比那些电闪雷鸣的批评效果会好的多!

  五、批评要懂得迂回启发

  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起到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和醒悟,从而改正错误,使批评达到目的。如此可以让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另外,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学困生工作时,常常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负荆请罪”等典型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定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够融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所谓“批评有法,但无定法”也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批评是一剂苦口的良药。但有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他们最终会领悟老师的良苦用心。最后,我认为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一定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参考文献:

  [1]马保先.课堂教学中的批评艺术[J].宁夏教育.2003Z2

  [2]冯勉.“适当批评”呼唤教育艺术[J].北京教育.200910

  [3]郁峰.浅析如何对初中生做好批评教育[J].时代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