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边晓坤

【机构】 吉林省梅河口市解放街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育理论家布卢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场合”(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已成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的共识。然而,并非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所有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情境创设低效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效”与“度”呢?笔者将结合具体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把握“真”——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语言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强、界面友好、反馈及时等特点,所提供的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操作手段和更为直观的事物形象。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声音、动画及影像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呈现自然界中的声、形、色,创设真实和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果。

  【课例片段】The seasons教学片段。

  教学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有关四季的单词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春、夏、秋、冬四季优美的画面和情节巧妙呈现:春天小草的发芽、夏天荷花的盛开、秋天枯黄的落叶、冬天迷人的白雪,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眼睛和大脑所感受到的是五彩缤纷的颜色,他们沉醉于色彩美的氛围里,孩子们躁动的心随着画面安静下来,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这美丽的大自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How beautiful!Hownice!I like them.教师随机提出问题:What canyousee in the picture?When can you see it?从而顺利地导入课文主题:The seasons

  在这段导入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把四季景色及天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场景,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由境入情,学习变得主动、积极。这样的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特点,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促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崇尚“效”——妙用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情境教学恰当运用教学资源也是实施情境教学的重要举措之一

  【课例片段】儿歌《Rainbow》教学片段

  一位美籍外教将一幅巨大的彩虹图片挂在屋顶,让学生围坐在她的周围,一边用手指着图片,一边动情地唱着:“Red,and yellow,and pink,and green,orange,and purple...”此情此景让人联想到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时的情景,温馨而自然,感动得令人忘神。学生们都陶醉其中,争先恐后地上台和老师一起演唱,不知不觉,七八个新词旧词已熟稔于心,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了高潮。可见,如果教师能够找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一个普通的教具就能活化整个课堂。

  三、讲究“实”——挪用“生活情境”,进行有效操练巩固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课程的全新思考。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向我们提出了英语教学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微型的社会,把花草树木、鸟兽动物、高楼大厦请进课堂,让学生看到、感受到英语就在你身边,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进而在生活中实践、参与和探索,逐渐培养他们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四、挖掘“趣”——活用“故事情境”,留下有效思考空间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此,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交叉点,挖掘趣源,是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于是,动物、大自然、城市等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画面进入了本课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些画面搭建学生与语言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例片段】Animals

  教师出示课件“美丽的蝴蝶”,呈现flying等词,以蝴蝶看到的动物世界为主线。如:看到奔跑的马儿、游动的鱼儿、跳跃的袋鼠、漫步的大象等,引出新句型。

  S1:What can you see? S2:I can see a/an... It...

  S1:What is it doing? S2:Its...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把画面切换到蝴蝶驻窗观望“窗内”、“窗外”情景,由动物画面走向人类画面,拓宽语言操练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操练新的语言,发挥他们的自由想象空间,来谈谈蝴蝶将会看到人们在干什么。例如:The girl is running.She is happy.The woman is cooking in the kitchen,shes very busy等。

  教师组织学生用小组讨论想象的形式,以本堂课所学新句型为主线,穿插融入以前所学不同层面的词汇和句型,从语言层面上的操练、应用,拓展到思维层面上的空间想象,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跳跃性、想象性思维,从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空间,使得本课的语言综合运用目标和情感目标最终自然达成。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真实有效、富有趣味性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富有情境的课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富有情境的课堂,能释放出无穷的美丽,在学生的心田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富有情境的课堂,能让生命的精彩在课堂上跃动。让我们从有效情境研究入手,精心设计情境、尽心呵护情境、真心体验情境,慧心发现情境,用心处理情境,在对情境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在情境中添彩加色,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