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激发幼儿学数学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 张亚莉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幼儿园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使幼儿重新建立起书的多与少、及空间概念,为以后学运算、几何打基础。
【关键词】高效课堂;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正文】

  在课改的新形势要求下,如何样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达到低耗高效,使孩子从幼儿园起就牢固建立起数与空间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和几何打好雄厚而扎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努力做了一些尝试,即把数学教学理念,通过关注、了解学生生活,把“生活的泉水”引入课堂,使课堂和生活有机衔接,进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打造幼儿高效课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尝试实现幼儿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在学具操作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过:“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说:“数学首先是作用于实物的动作。”他告诫教师,过早强调图画表象和抽象符号教育将使幼儿的数学学习变成纯粹的记忆,而提供实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师将材料进行短暂的示范,而是让幼儿手脑并用进行操作的材料,对幼儿的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大转盘,数字卡片动植物图片等,也可以是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头,

  大班学数字“5的分解与组合”。我讲了《小青蛙送礼的故事》:小青蛙今天给咱大班的小朋友送来了礼物,你们高兴吗?你们想知道他送的是什么礼物吗?有漂亮的蝴蝶、好玩的扣子、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梨……每份礼物都是5个,小青蛙遇到了难题。他想给小朋友送一份,自己留一份。谁能帮帮他?鼓励小朋友利用身边的学具分一分,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数学的积极性。

  二、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让幼儿在玩游戏中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爱活动、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游戏。比如:学习单双数时,我让10个小朋友排好队,并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单号或双号出队;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和找相邻数,我就让他们玩扑克牌。实践证明,幼儿对这种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2、在户外玩游戏中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或器械宝宝交朋友等游戏。在数学活动《帽子的旅行》中,我请小朋友手拿帽子当方向盘进入场地,并随音乐进行开车游戏。接着,我提问:“帽子真好玩,除了可以当汽车开,想想看还能怎么玩呢?”孩子们拿起帽子想出了当飞盘玩、在头上顶着走、用双腿夹着帽子跳、当扇子、当雨伞、当凳子等等许多玩法,然后我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请其他孩子都来学一学。接着,我又问:“刚才你们想出那么多一个人的玩法,真会动脑筋,想想看,两个人合起来怎么玩?许多好朋友合起来又怎么玩呢?这时,有几个小朋友想出了举起来碰在一起就变成了山洞,有的小朋友接在一起变成了轿子,有的小朋友蹲在地上铺起了“小路”,玩的不亦乐乎。使幼儿建立起空间概念;帽子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把它作为一种器具可谓就地取材,通过摆图形,让幼儿认识多与少的概念;通过玩搭“山洞”与铺“小路”游戏,初步建立幼儿的空间概念。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积极尝试、探索,想出了许多好玩的办法。幼儿在自由探索中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在自主的探索中,体验了变化的快乐、自由的快乐、模仿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中,我尊重孩子的兴趣,及时作出应答,以一个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介入,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创新,引导孩子之间互相学习,对孩子的引导由易到难,由一个人玩过渡到两个人玩、几个人玩。在这些环节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小朋友之间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活动结束时,我随着《郊外去旅游》的音乐旋律带领孩子去郊外旅游。

  三、在创设情景中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大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在生活中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学数学

  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通过这一特例说明,要让大班幼儿集中注意力学习就要不断变换内容和形式,不同内容和形式能吸引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魔术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2、精心设计导课情景引起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教学内容,可通过一些情景游戏进行教学。如:教学《面积守恒》时,可先创设小熊与小猴的对话木偶剧导入课题:动物新村传来了争吵:小熊说:“不行,你的房子墙面比我家的大”小猴说:“不对,你的屋顶比我家的宽”。

  小朋友们,谁能帮他们评评理?到底是谁说得有理呢?这样引出《面积守恒》的课题来。从而激发幼儿的学数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激发幼儿广泛持久的兴趣是教育的关键,是一切教学的起点,也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幼儿教学改革的路上,只有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才能使幼儿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幼儿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