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电教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探

【作者】 邱振华 陈会彩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具有动画演示功能、交互反馈功能而深受教师青睐。随着“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用好现代设备,充分发挥设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着力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课堂都用上了电子白板或者大屏幕智能电视,都在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而寻措觅策。然而,手段的更新并没有大幅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反而受多媒体光鲜的画面影响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学习效果打折。如何有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必须应沉下心来琢磨。

  一、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教师“满堂灌”,知识只能通过语言或板书作用地学生视听,既没有亮丽的画图、又没有动感的音符,给学生带来无限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而在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踏步进入课堂后,教师有了新的教学手段,能将静态的阅读知识分解为图像、声音、动画、文本等不同载体,通过光、音、色等不介质分别作用于人的不同感觉器官,从而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知识,提高了学生知识接收效率。最重要的是学生感受到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氛围,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还能体验成功快乐。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文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显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丽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巍巍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此时,学生兴趣盎然,迫切希望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当中来。

  二、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不但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把课文描绘的意境形象化、直观化,引发学生驰骋思维翅膀,进行无限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地目的。例如在教学写景诗《小小的船》时,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晴朗的夜空美:在那蓝蓝的天空中、群星烁闪,一轮弯弯的月儿当中挂着。如果我们仅利用教材的插图就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更不能激发学生想象。因为一年级的学生不仅知识底子薄,也没有生活阅历,想象因没有“经验”而无法展开。因此,我就利用课件创设情境:一边播放《小白船》的音乐,一边就用Flash动画展示课文描绘的景物,在动画演示下,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了画面境界中: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插上翅膀,飞上了夜空,坐在月亮上去天空中翱翔,看到了身边洁白的云朵,看到了人造卫星在闪闪发光,看到了神秘的外星人、美丽的地球、蓝色的海洋、雄伟的万里长城......等等。学生能描绘出地五彩缤纷的夜空,说明他们想象力得到了培养,进入了诗的意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三、发挥多媒体动画演示功能,化解阅读教学难点

  尽管是按学生认知能力编写教材,但并不能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需求,特别是乡下学生或者后进学生,由于他们见少识窄,语言理解能力差,如果仅靠教师语言讲解,即使描绘得十公准确生动,但还是会给学生带来理解难度,又特别是介绍性语句、说明性语句。这时,我们如果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就能有层次的、有步骤地加以分解,直观地表达语言意思,让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时,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知识普及性的课文,课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蝙蝠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但是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有层次的分析说明,却是理解难题了。我就用多媒体制作出Flash动画:夜空中,一只蝙蝠边飞嘴里边发出声音(用右括号代表发出去声波),碰上一棵大树,声波产生回声(用左括号代表回声波),反回到蝙蝠耳朵,蝙蝠就知道前面大树,而避开大树,安全飞去。接着,变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上的雷达,蝙蝠嘴变成天线,耳朵变成荧光屏,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的,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发挥多媒体交互反馈功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多媒体的实时交互功能十会强大,特别是iPad进入课堂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有了更多实践平台,而且更快捷便利有效。当然,我们还不具备这样条件,不过流行的QQ也可成为我们教学的良好助手,一些学生平时不敢发言的,也敢“背着”教师而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身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完《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后,我想知道“善于感恩的精神”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就在屏幕上出示一道题目:学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感恩行动是什么?由于当时正处于下课时,很多学生没有来得及回答。晚上,很多学生通过班级QQ群发表个人看法,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我班有几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感受。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功能非常多,而且强大,我们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尽量扬长克弊,充分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发挥最大效益。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被多媒体观念完全左右,做到该用则用,合理运用,千万别造成“机”替代了人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