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美术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改
【作者】 王柳茜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育局
【摘要】【关键词】
美术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应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应多角度启发学生领会美术与社会和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
我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要育人。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我们认为:一流的老师教人,二流的老师教知识,三流的老师误人。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就决定了他怎么教学。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这个基点上。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贯穿这一宗旨呢?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要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
2、培养学生实践中的动手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要教学生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罢了。”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3、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丰富多采,让他们接触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动画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东西,扩展他们的视野;在风格技法上,应接受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流派,可运用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电脑等各种可接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塑造开放的人格。
4、培养的创造性。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学生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颗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内心的释放,鼓励学生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学生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法。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新课程的实施不得不改变一些已有的教学方法,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只不过适应不了这个前进的社会。于是把原先的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保留下来,但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
1、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的予以解答,并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时有些同学会感到很吃惊:这算什么大师的杰作?我也会画!风景画和静物画还可以这样随意的画?面对学生如此多的质疑,教师要耐心的引导,帮其解惑。对风景画和静物画不一定再现,不一定逼真,只是画出景物的美,画出自己对景物的感受。要鼓励学生以后留心自己身边的景物,再对照大师的作品,是不是有奇特的感觉?说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心得。
2、更新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中应发挥特殊作用。现代教学媒体在美术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美术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例如在传统欣赏课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课本+黑板+挂图,教师过多的关注了作品的客观内容,如作品名称、时间、内容等,忽略了学生情感的反映和心灵的感悟。现代教学媒体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网络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平台展示知识面,使学生从中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因素,感受作品独特的艺术意蕴。
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个性差异。
我们要对学生个性差异有层次、有步骤要针对性的帮助,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体现,使他们的潜力进一步得到发挥。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好奇的猜想,大胆、自信地传达心灵的絮语。不管学生回答对不对,教师都要积极的评价、鼓励加以正确的引导。
4、转变评价观念。
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作品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现出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评价功能上,应从片面强调刺激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功能,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功能转变,增强活动中小组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经验,要让美术课的总体思路与“课标”的要求相一致,就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和能力出发,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体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