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美术课堂中的爱心教育
【作者】 管玉凤
【机构】 吉林省梅河口一座营镇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工作岗位工作27年了。这27年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并懂得了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称职的教师。我小时候的美术课,的确有这样的感觉。如今,轮到自己站在讲台上面,其中的感受就不是这样了。情感在美术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美术课的灵魂所在。也可以这么说,美术教育即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必须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要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好处,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好处,因此,“爱心教育”要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去。
第一,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美术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爱惜纸张、不随地扔纸、妥善保管自己的用具、正确使用美术用具、不浪费、不损坏等等。这些好习惯不仅是学习的习惯,也会对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好习惯的养成将伴随他们一生,甚至会引导他们成为健康、文明、向上、有道德的人。所以,要从细微处入手开发美术学习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
第二,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在美术作品中学会审美。让学生与优秀艺术品对话,促使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欣赏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欣赏和评述。同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和不同情趣爱好的学生眼里可以传递不同的感受与体验。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避免出示统一的或教师主观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放松他们所有的神经,自主的地去感受,去鉴别,有意识地诱导接受并认可他人的不同审美观,承认个人的审美差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品格。
第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美术课堂上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通过积极的课堂学习,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之间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并不是通过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来达到的,而是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当成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自觉的教学行为,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去熏陶,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的体验。
美术课上进行爱心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学生的爱心教育,不是几节美术课所能完成的,但是只要我们把美术教学与爱心教育相结合,把育人放在首位,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儿童是爱美的,孩子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谁说他们只是随意地涂涂画画呢?
总之,孩子是一朵花,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他(她),孩子是一株小树苗,需要我们用阳光和雨露去滋润他(她)。其实这些还不够吗,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下回归自然,领略博大精深的美术文化知识,并且能够把自己所看到的通过想象,绘制自己未来美好的蓝图,创造美好人生、幸福生活!
�、圂���?^x#v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设计一些环保知识。这一现象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未被利用的养份通过流失、淋漓、反硝化、吸附和浸蚀等方式进入空气,使环境受到污染。所有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比例等,都是减少农业污染有效措施。又如我国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能源的利用,过度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排放的气体有:SO 2 、CO 2 、NO 2 、CO等与潮湿的空气接触、就形成酸雨,而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相当不利,对金属材料和大理石雕塑等建筑材料有强烈的腐蚀作用。随着车辆的增多,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气体NO 2 也随之增多,这将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所以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增加废气处理设施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塑料杯、塑料袋等减少白色污染。在习题编写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如(1)含有__元素的洗衣粉流入河水中会使水中藻类植物疯长而破坏水质,所以目前世界上严禁生产和使用。(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对人体有害,其中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每年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该气体总量约为3×108~4×108吨,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____的排放。(3)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拯救我们的地球”。导致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水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中的___、___ 、___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___ 、___随雨水流入河中。……所有这些都将不断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
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四、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去观察周围,关注社会,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着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里当然也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
在学习了《爱护水资源》这一内容后,我就趁机让学生用一周时间去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学生的报告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德育教育无声无息的渗透,如“以前清澈见底的还乡河如今穿上了花花绿绿的外套”,“人们的生活垃圾农药随意仍进河里”,“人们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用迷药迷昏鱼虾”等很有感触的话;“如果在不保护水资源的话,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等发人深醒的话;在针对污染原因谈建议中,学生各抒己见,如常规性措施“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监测和管理”,创造性构想“发明更多的‘绿色’物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我在课堂上朗读2篇较好的报告和出色的语句再去进一步感染学生,在表扬大家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同时又指出: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污染的严重性,那我们更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从校园卫生、个人卫生习惯等小事做起,使我们的环境日渐好起来。这样一来,将德育教育进一步发展,让学生的心灵也进一步净化,使环保意识进一步烙在学生的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