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微
【作者】 贺素辉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合理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词的意境。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促使学生不断发展进步。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探析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内容丰富、经久不衰,浓缩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百多优秀的古诗词,有描写大好河山,有立意明志,有吟诵友谊等,或明快清新,或悲凉慷慨,或慷慨激昂,它们对学生的心灵和思想起着感染和净化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遣词造句,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古诗词,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古诗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失去兴趣
传统的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大多是出示题目、给出作者、解释词句、读写背诵,填鸭式的灌输,让学生机械地抄写、读背,古诗教学呈现功利和单项的倾向,课堂如一潭死水,逐渐失去了理想中的美丽,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剥蚀着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2.古诗词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失去韵味
古诗词语言精湛、意境深邃,往往是诗情画意、情理并融,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回味的精神大餐。而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得古诗词本身的无穷韵味荡然无存,完全变成古诗词的解剖,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让古诗词课堂教学应有的韵味消失殆尽。
二、小学古诗诗教学策略探微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古诗词
人具有先天性的“趋乐避苦”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如果不能让学生感到有趣、愉快,那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减弱,反之,如果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积极情感,学生就会产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从而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导入导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近古诗词,奏响有效古诗词教学的序曲。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导入教学,如故事、猜谜、游戏等。如在教学古诗《所见》时,笔者就采用了猜谜的方式,事先画了一张牧童骑牛的图并沿轮廓剪下,反扣于黑板上,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从而导入古诗的学习。猜谜将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增强了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2.创设情境促进体验,让学生更好走进古诗词
古诗词往往以精美精炼的文字,勾画出一幅幅色彩迥异的画卷,给人无尽地遐想和享受。所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思想情感交融的意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①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古诗意境。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情境,能让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在课堂教学中鲜活起来,让学生跨越千年时空,倾听诗人的倾诉,尽情领略古诗的神韵。例如在教学高鼎的《村居》,我导入古诗词教学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这样的情境:农历二月,一望无际的大地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河堤上柳枝迎风飞舞,空中莺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人们尽情享受着美好的春光。孩子们背着书包从学校放学,天色还早,兴高采烈地放起了风筝。短小精悍的诗句化作了可感的画面,让学生立刻进入了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中。
②启发学生想象进入古诗意境。古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插图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勾勒出古诗的意境。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时,就可以通过教材插图:深秋夜晚,月亮已落下,江岸是火红的枫树,江面是星星点点的渔火,诗人难以入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夜深人静时刻,鸟儿归巢,而诗人却愁情满怀,难以入眠。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诗句中那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情境,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
3.引导诵读进入境界,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倡导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感受和欣赏古诗词的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精炼美,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①通过范读初步感知。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范读或播放录音等,帮助学生疏通古诗句,通过背景的介绍,作者的介绍等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意境,通过感知、想象等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触摸诗句的感情基调。
②学生朗读理解诗意。古诗词语言精巧、回味无穷,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感情地朗读,必然会让学生触摸到诗文的脉搏,倾听出诗人的情思。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设计些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诵读感悟,通过学生的诵读和师生的分析,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感悟中诵读。
③通过导读品味语言。古诗词语言凝练精悍,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诗中精妙的词语或含义深刻的诗眼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的技巧,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杜甫的《绝句》中教师若能抓住“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让学生仔细的朗读品味,就能品味出作者通过“含”一字将景和窗融为一体的巧妙之处了。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引导学生体味出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把古诗词的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转变传统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被牵着走的学习状态,从而让古诗词的教学散发出其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内容丰富、经久不衰,浓缩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百多优秀的古诗词,有描写大好河山,有立意明志,有吟诵友谊等,或明快清新,或悲凉慷慨,或慷慨激昂,它们对学生的心灵和思想起着感染和净化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遣词造句,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古诗词,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古诗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失去兴趣
传统的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大多是出示题目、给出作者、解释词句、读写背诵,填鸭式的灌输,让学生机械地抄写、读背,古诗教学呈现功利和单项的倾向,课堂如一潭死水,逐渐失去了理想中的美丽,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剥蚀着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2.古诗词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失去韵味
古诗词语言精湛、意境深邃,往往是诗情画意、情理并融,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回味的精神大餐。而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得古诗词本身的无穷韵味荡然无存,完全变成古诗词的解剖,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让古诗词课堂教学应有的韵味消失殆尽。
二、小学古诗诗教学策略探微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古诗词
人具有先天性的“趋乐避苦”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如果不能让学生感到有趣、愉快,那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减弱,反之,如果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积极情感,学生就会产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从而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导入导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近古诗词,奏响有效古诗词教学的序曲。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导入教学,如故事、猜谜、游戏等。如在教学古诗《所见》时,笔者就采用了猜谜的方式,事先画了一张牧童骑牛的图并沿轮廓剪下,反扣于黑板上,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从而导入古诗的学习。猜谜将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增强了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2.创设情境促进体验,让学生更好走进古诗词
古诗词往往以精美精炼的文字,勾画出一幅幅色彩迥异的画卷,给人无尽地遐想和享受。所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思想情感交融的意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①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古诗意境。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情境,能让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在课堂教学中鲜活起来,让学生跨越千年时空,倾听诗人的倾诉,尽情领略古诗的神韵。例如在教学高鼎的《村居》,我导入古诗词教学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这样的情境:农历二月,一望无际的大地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河堤上柳枝迎风飞舞,空中莺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人们尽情享受着美好的春光。孩子们背着书包从学校放学,天色还早,兴高采烈地放起了风筝。短小精悍的诗句化作了可感的画面,让学生立刻进入了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中。
②启发学生想象进入古诗意境。古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插图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勾勒出古诗的意境。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时,就可以通过教材插图:深秋夜晚,月亮已落下,江岸是火红的枫树,江面是星星点点的渔火,诗人难以入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夜深人静时刻,鸟儿归巢,而诗人却愁情满怀,难以入眠。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诗句中那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情境,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
3.引导诵读进入境界,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倡导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感受和欣赏古诗词的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精炼美,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①通过范读初步感知。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范读或播放录音等,帮助学生疏通古诗句,通过背景的介绍,作者的介绍等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意境,通过感知、想象等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触摸诗句的感情基调。
②学生朗读理解诗意。古诗词语言精巧、回味无穷,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感情地朗读,必然会让学生触摸到诗文的脉搏,倾听出诗人的情思。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设计些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诵读感悟,通过学生的诵读和师生的分析,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感悟中诵读。
③通过导读品味语言。古诗词语言凝练精悍,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诗中精妙的词语或含义深刻的诗眼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的技巧,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杜甫的《绝句》中教师若能抓住“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让学生仔细的朗读品味,就能品味出作者通过“含”一字将景和窗融为一体的巧妙之处了。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引导学生体味出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把古诗词的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转变传统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被牵着走的学习状态,从而让古诗词的教学散发出其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