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小学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鱼晓宏
【机构】 陕西省长武县彭公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为了适应当今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2011年,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呈现在我们面前。新标准在目标、理念等方面较以前都有很大的变革,对今后的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实施,我们看到,各学校实施的进程参差不齐,尽管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学校不同程度的硬件设施改善,但实施过程仍不尽人意。
一、农村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1、“健康第一”的观念还未完全建立。在实际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考试评比排名等因素的制约,学校、老师、甚至家长都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到位,学校担忧活动占据了一定的学习时间,教师担心差转跟不上进度,越玩越野;家长顾虑孩子因活动而放松学业。
2、领导重视程度不高,机制不健全。上级文件的明确要求学校心知肚明,但是安全重于泰山,高于一切的观念使他们在落实活动过程中把安全防范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宁可不搞,也不敢出不安全事故。因此,学校在安排活动时便打了折扣,相应的配套机制也不健全。
3、实施过程单一化。主要表现在: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合并代替阳光体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不到位;教师安排也不尽合理;实施方式方法、活动组织、活动内容等没有创新,仍然是遵循旧的一套。
4、活动终端评价落实不到位,要求不高。学校没有完备的评价办法;没有把活动开展与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单一化的作为一项日常事务来处理。学生的体质变化状况没有体现出来。
5、硬件配套设施还不够健全。首先师资队伍配备缺乏专业化,现状是大部分都是兼职,以我区为例,全区5所学校,体育专业的教师6人,但是没有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制约了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其次运动的场地、器材等设施还不达标,有些设施重复配备,学校还没有实际条件全部安装,有些活动器材相对缺乏,保证不了人手一件。
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近几年来,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令人担忧,耐力、身体协调性等方面明显下降,同时也缺乏参与运动的兴趣和意愿。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学生都疲于应付,做操动作不扎实,不到位。课外也很少参加一些劳动或者锻炼。
2、家长的原因: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家庭对孩子教育期望值也相对提高,在家长的无形压力之下,学生的活动时间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还有个别家长认为学生到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考试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加之,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主要导向还是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因此学生活动自然而然成了次要的话题了。
3、学校的原因: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标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工作发展思路,上级部门对活动方面的考核比例缩小,学校也就相应的缩小。另外出于安全考虑,活动时都是选择性的开展一些强度不大的体育项目,有一定危险的项目几乎全部放弃。
4、当前社会舆论的原因:当前社会的舆论导向:学校要让家长放心,群众满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宗旨;反过来外界评价学校的优劣还是停留在硬性的数据和指标上,教师教学能力强,学生成绩优良。获奖多多,习惯优良,群众口碑好就是一所好学校。而对学校在体育活动方面的投入和组织等方面很少过问,社会更多的是把教学成绩的高低主观责任强加给学校老师,而不会把孩子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责任强加给学校。
三、提高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要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认识。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 “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文件,进一步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要真正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当成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学校要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把体育活动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当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安排布置。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只有拥有了健康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才能塑造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努力构建长效的运行机制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比重,还要经常性的组织、指导各校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因地制宜,创新运行机制,根据地域和条件的现状,推行一校一特色活动,同时开展区域评比,带动各类学校对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内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专门的活动章程和安排,后勤要有一定的保障服务;从而促使体育活动能有序长期开展。
(三)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知识,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要利用校广播室、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同时加强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使活动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全员参与,提高活动的效益
阳光体育活动是针对青少年这个群体而提出的一项健身计划,并不是针对一些能力强,有一定的运动技能的学生。因此,学校在安排活动,指定实施计划时,一定要突出“全员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活动的各项制度,着力抓好过程组织和诸多细节的落实,保障活动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加强体育器材的定期维护,预防学生在锻炼中由于器材问题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还可以建议鼓励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运动损伤保险,解决学校和教师因安全考虑而带来的思想顾虑。积极发挥学校体育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上强化动作练习,为活动练习提前热身。在农村小学,建议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既使学生体验到了锻炼当中的乐趣,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体质。我们学校近几年组织的校园趣味竞赛活动,在学生中间反响较好,“车轮滚滚”、“摸石过河”、“螃蟹背西瓜”、“海底传月”等许多项目深受学生喜爱,不但利用了现有的体育器材,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投身体育活动的兴趣。
(五)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档案
在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基础上,加强阶段体质健康的测评工作,通过对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时通报学生的体质发展情况,使学生自身和家长都能够科学的认识阳光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愿望。
总之,只有我们从上到下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不断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机制,尝试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科学合理的安排实施,精心组织后勤保障,阳光体育活动必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