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要通过的途径
【作者】 张三兰
【机构】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中心小学
【摘要】 地理教学具有十分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地理学科有其特有的学科特点,应在地理教学中采取合适的、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词】地理教学;爱国主义;途径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国魂,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地理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地理教学中用地理事实、地理现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能不着痕迹的渗透进学生头脑之中,效果较为理想。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该通过下面的一些的途径:
一、 教师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会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就会对祖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相反,不具备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师,就不会用心去讲授爱国主义方面内容。即使课本上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也由于没有真情实感,讲出来也只是干巴巴的,不能感染学生,因而学生也就不可能接受。所以,只有具备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师,他才会在强烈的责任感的推动下,去想办法、动脑子从地理知识中去挖掘、整理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因为在同样的地理知识中不同思想的老师从中挖掘、整理出的思想教育内容是不同的,只有具备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会愿意从地理知识中挖掘、整理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只有这样的教师整理出来的内容学生才乐意接受;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师,由于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深信不疑,并有深刻体会,自己的真实感情就会打动学生,生动的爱国主义地理事实就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感就会潜移默化的传给了学生。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效国之行,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方面的培养,教师要身体力行,因为“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为人师表,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体现对祖国的热爱。
二 、通过地理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地理教材中蕴藏着极为丰富,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内容,素材十分广泛。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颂扬祖国的壮丽山河、秀美风光,颂扬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以及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也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现状,认清面临的问题,展望美好的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和建设祖国四化的强烈使命感。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学生的爱国之情不会自然而生,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引导。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讲述祖国的壮丽河山以激发爱国之情。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往往是首先从对事物外在的物质形态出发的。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处于形成期、还不成熟,因此,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告诉学生:热爱祖国不是一种没有依托的纯精神意识,它首先应该表现为对祖国山山水水的深切热爱。首先分别从祖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壮丽山河等几个角度对祖国的概况进行了描述:她位于世界的东方,拥有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位列世界第三);她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56 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她整体上形如一只雄鸡昂首挺立,共分为34 个行政区,台湾、香港和澳门都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理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要饱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要以自己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来感染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想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祖国山河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同时,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峰,有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有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成就的万里长城等。通过对祖国地理状况的描述,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壮丽山河的伟大国家,是一个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热爱的国家。
(二)比较祖国优势以激发爱国之情。中国物产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还拥有很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资料,并艺术地向学生讲解,以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比如我国有辽阔的土地,优越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类型多样的地形、气候、生物、土壤等。教师在讲中国领土面积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教育:“我们的国家大不大呢?当东方的乌苏里江露出鱼肚白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沉沉的黑夜,当北方的漠河还是冰冻三尺时,南方的曾母暗沙已春暖花开,把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也只相当于我国的领土。”通过生动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土、石膏、钨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均为世界第一,我国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水杉等动植物。学生听了,心里都十分激动,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三)介绍祖国建设的新成就以激发爱国之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普遍提高。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成就,壮国威,让祖国新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005 年中国以 2.229 万亿美元的 GDP 总量,超过意大利、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经济学家乐观估计 2046 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赶上美国。在此,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及时介绍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以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让祖国的新成就在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改变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40 年来安全度汛,创造了治黄史上的奇迹。介绍长江时,向学生讲述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概况;讲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时,介绍神舟系列号飞船上天情况。
三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上不难看出,地理教材中的确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讲课时,如何把这些爱国主义素材渗透到每节课中并发挥其作用,这需要针对不同内容,运用多变教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熏陶和培养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适当补充素材。针对有些章节,从外表看不出有爱国主义的字眼,可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学生自己很难体会得到,我就及时增补一些内容。如在讲南极洲的考察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对教材进行挖掘,还适当地增补了一些有关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在建立两个考察站的过程中出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当满怀激情地讲到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没有破冰船,乘座的船为冰山所阻不能登陆,他们背着沉重的仪器设备顶着寒风暴雪从巨大的冰山上爬过去使五星红旗在冰雪大陆上空迎风飘扬时,全体学生情绪非常激动,民族自豪感由然而生。
(二)分析比较法。比较是一切理解思维的基础,学生在鲜明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纵向比较我国解放前后经济的发展变化,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横向比较今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使学生认识到振兴中华,繁荣经济的重担就要落在他们身上;纵横比较,优势对比,便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更加热爱祖国,使学生产生忧国、富国、强国的崇高情感和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教师可对中、印两国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就能让学生坚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印度位置、气候、耕地资源比我国要优越;比人口比中国少;古代同为文明古国,近代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印度 1947 年独立,中国1949 年解放,当时中国除了粮食产量略高于印度外,其它方面都低于印度。但是中、印两国从摆脱殖民统治以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印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的中国工农业各个方面均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印度,大部分指标是高出一倍或两倍。从中、印两国 50 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一种爱意。
(三)野外考察法。地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走出课堂进行野外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各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的导游讲解、文字说明、宣传材料都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内直接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身体验对大自然的情怀。走向大自然应以以当地景观为主要目标,也可以组织到外地景点去考察,特别是组织学生参观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比如,通过实地考察,可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使学生不仅学到生动的知识,领略到本乡土的建设风貌,而且通过家乡这一窗口,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更深入对国情、国策、国法的理解,达到以知国到爱国最后报国的情感升华。将热爱家乡的情感转化为行动,自觉地保护家乡的环境,积极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四、 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正如加里宁所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了解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起点,爱家乡才会爱祖国。乡土地理具有鲜明的地理特色,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教师可以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特征,组织丰富多彩,种类多样的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可以根据班级情况,组织社会调查;可以以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组织活动,印证课堂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也可组织相关的专题报告会,地理知识竞赛,编辑地理墙报;还可以配合学校团队活动,组织地理晚会、郊游等。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家乡悠久和灿烂的历史,壮丽的河山和今天的欣欣向荣,极大地培养学生热爱故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只要地理教师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平时多积累相关的经验和技巧,注意和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相结合,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发挥出地理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实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标准。
[4]主编:刘墨 欧阳芬《新课程教学法》 开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