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提高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质量的策略

【作者】 王露森

【机构】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高级中学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生物复习阶段中最常见的课型,其效果会影响到高三生物复习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量,可通过及时反馈、讲究方法、注意启发、注重激励等策略,让学生处于“想学”、“会学”、“乐学”、“爱学”的状态,达到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质量;策略
【正文】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生物复习阶段中最常见的课型,是帮助学生纠正学习错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解题技巧的主阵地。会直接影响到生物高考复习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因此,我们生物教师要努力改进讲试卷评课的结构,实现讲评课的高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可通过及时反馈、讲究方法、注意启发、注重激励等策略,让学生处于“想学”,“会学”,“乐学”,“爱学”的状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运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能达到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高效的目的。

  一、及时反馈试卷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反馈信息是构成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如能及时反馈试卷信息,会使学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想学”。

  高三生物测试一般都是学生经过一定的时间认真思考做出来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的思路和想法,即使是试卷上做错了,学生也曾有过思维的碰撞。正因为如此,学生非常想知道每道题的正确解法,特别是做错的题目。因此每次测试完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并进行讲评,把试卷信息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对试题比较熟悉的时候再思考做过的试题,这样趁热打铁讲评试卷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通过测试,教师应该及时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讲评试卷之前,教师要通过批改,统计好学生各知识点、各题型、各小题的得分情况和普遍存在错误的试题,这是作为讲评时确定针对性的主要依据。学生们需要的就是从老师批改中知道自己的答题情况,如“错在那里”,“为什么错了”。非常想知道错题的正确解法,这时是学生想学的最佳时机,教师要把握好。

  二、讲究方法,让学生把握命题的思路,使学生“会学”。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我们教师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学生做了许多习题,但错的题多次重复做还是错了,显然,想单纯靠做大量的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是很不现实的。因此教师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对某一道题答案的掌握程度上,不能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怎样答,而更应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答。要教会学生弄清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才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要让学生清楚:命题人命这道题、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来考查学生什么知识点的?

  例题: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下图所示(黑点表示放射性部)。

 

 

 

 

 

 

 

  请回答: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小时左右,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后,在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验如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为什么?

  解析:这道试题的难度是很大的。对于这道试题,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考什么,更不知答什么。弄清楚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就成了解题的关键。从题干可知,“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是这道试题的题眼,命题者就是从这句话入手,考查学生对如下知识的掌握:合成DNA的目的和意义是使DNA中的遗传信息复制一份,并通过细胞分裂传给下一代,反过来理解即是只有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才会大量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DNA复制。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则不同,它的用途是合成RNA进而指导合成蛋白质,只要是活细胞,都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RNA进而合成蛋白质。学生只有了解编制这样的一些问题是为了考查DNA复制和RNA合成的不同特点,才能顺着命题人的思路,逐步解题。

  这样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实现会学

  三、注意诱导启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试卷的评析,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转变为主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试卷讲评课的关键。例: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几种基因型的精子细胞呢?

  在学生的答题情况中,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地答“4种”。如何才能纠正错误呢?我们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或简单地对学生的答案予否定,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点拨。教师可以在简要地回顾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点拨:“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能产生多少种次级精母细胞?”学生都会答:“2种。”紧接着点拨:“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否相同?”学生答:“相同。”由此自然得出“2种基因型4个精细胞”的正确答案。进行而再提出: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几种基因型的卵细胞呢?学生通过触类旁通、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1种。”这样,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心情愉快地乐于学习。

  四、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爱学”。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独特的解题方法得到老师的肯定和称赞,就会感到高兴,且有强烈的成功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他(她)便会力图做得更好,更爱学习生物;相反某个学生的成绩较差,老师对他(她)的成绩漠不关心,他(她)的学习积极性就不会太高。对于高三学生而言,由于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更需要教师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给予激励,使学生在激励中树立自信,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中,我们教师要搭建这样的平台:树立学习榜样,表扬进步,肯定每位学生。即使那些得分低又没有什么进步的学生也有优点,也要仔细研究分析他们的试卷,了解他们哪些题目做对了,在讲评时有意对他们进行表扬和肯定。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感,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更爱学习生物。

  总之,在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中,我们教师讲评每一份试卷,每一道试题,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完成某一道试题的答案讲解上,而应该充分利用每节试卷讲评课,使学生积极溶入到对生物知识的探索中来,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爱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切实得到提高。真正地实现高三生物讲评课的“高效教学”,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谈高三生物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生物学教学  2006年第5

  [2]《上好生物讲评课的技巧》   中学生物教学  2001年第1

  [3]《高三生物讲评课模式探讨》  中学生物学   2008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