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向
【作者】 冯月贤
【机构】 黑龙江鸡东县下亮子学校
【摘要】要想提高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广大农村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理解教学反思的含义,领会教学反思的方式和意义,从而把掌握教学反思的方向,使农村教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学反思;农村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农村教师开始寻找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以教学反思为载体,不断摸索和解决在农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使农村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在“学会教”上,从而让学生受益在“学会学”上,全面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使农村教师由经验型转化为学者型教师,让农村教育发展壮大,不忘拓荒,顽强拼搏,敢于担当,追求创新。将来为祖国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适用型人才。
一、真正理解教学反思的涵义
1、从形势发展上理解
“新课改”已进行多年,淡化了原有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把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放在了突出位置上,关注全人发展,强调教学的多元化、民主化、个性化,大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重视学生创新、探究、合作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农村学校,有更多的机会让农村学生走向田间地头,农作物大棚,农家养殖基地去实践研究,也为教师教学反思拓展了空间,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全面、具体、准确地自我评价,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
2、从专业成长上理解
自我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行,及时总结教学行径,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究。反思不是简单的回忆而是反省、思考、改进,以补救教学过程中留下的遗憾。教师是独立的人,是发展中的个体,是和学生一道成长的伙伴。教师既是学生的引领者也是教学的研究者。研究“学会教”是教师一生的追求目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使自己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3、从教学进程上理解
教学反思是转化教师个人意愿的行为。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判断和教学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变化能力;教学后的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评价和归纳能力。可见,教学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对已有的教学经验不断改正、完善、强化,从而使教学反思成为一种开放性系统和理性的力量。
4、从教师角色上理解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开放、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教师运用多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做到了教学与研究、评价相结合。对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效果的反思,使课堂教学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舍恩(Schon,1987)认为,教师是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来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行为,增长知识,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1]
二、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
1、努力写好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叙事、抒情、评论。是教师积累教学材料和查找教学信息的有效手段,它的作用相当于教学日志,但比教学日志更丰富,只要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都可以写,随意性比较强,延伸性比较大,既可以写教学片段又可以写教学评论,也可以写教学感想以及当时的学生状态。如果教师养成了写教学随笔的好习惯,就会为教学反思创造出很大的实用价值,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会逐渐显现出来。
写教学随笔,不受教学设备、操作能力和教学环境的限制,只要善于观察,细心尝试都可以形成规模,是农村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普遍性、适用性、实录性。能把教师与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下去,教师的文学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
2、研究运用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通常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或显现的,是令教师难以处理甚至是感到棘手的事情。教师研究这些案例不难发现,他们的特点都具有代表性、突发性、描述性。对这些教学案例的回顾意义,远远超过案例本身的影响,因为教学案例没有成形的答案,只能靠教师自已去分析、揣摩、思忖,才有得出结论,以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参考、借鉴,以充实自己的教学经历。
教学案例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小说、电脑、故事、短诗、剪画,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矛盾、情绪、礼物、羡慕、相处等。这些不同的案例,反映了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在接触中也有不同的反响。沟勒出了教师平时处理事件的方法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客观地帮助农村教师“照镜子、正衣冠”。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式之一,是推动教学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3、重视同行间的交流
同行间互相听课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开学初,每个教研组都要制定工作计划,要求每个成员都出一节观摩课,这种互相推进的方法既是对教师的鼓励又是对教师的考验。对出课教师而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地理学科为例,观摩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注意课标与教材的引申;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乡土地理中的挖掘;学科的整合与渗透;本课知识点的传授。对听课教师而言,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常常与出课教师对比,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
同行之间比较了解,彼此都不会感到紧张。心态的平和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也是同事间交流的优势。同事间互相听课,老教师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新教师能展示“学、比、赶”的风采,与中年教师一道共同显示团队的生机与活力,使每个人都能在反思中茁壮成长。
4、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
教师成长记录袋,在许多“教改”实验区已大显身手,主要收录一些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的典型事件,见证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反映了教师本人对这些事件的解释或评论。越有经验的教师,他的成长记录袋就越生动,着实为其他教师成长提供了最直接、最现实、是可靠的背景环境,是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依托。
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内容由教师本人选定,一般包括: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所教课程的重难点描述及教学目标、教学观摩记录、教学日志、教学录像、学生反馈、学生作业样本、课堂教学材料(包括练习材料)、教学笔记、教学研讨会记录,等等。[2]
一份厚重的教师成长记录袋,能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快乐,是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是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好帮手,为教师实施教学策略提供重要的线索。只要不断积累、归纳、总结,一定能体会到教师成长记录袋显现的优势。
三、强调教学反思的现实意义
1、提升专业的主动化
一般说来,愿意做的事大多都能做好。教师专业提升更需要自身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可以理解为自我意识,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在力量。
2、追求个体的体验化
由于教师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都不尽相同,反思的角度、程度和跨度也大不一样,要从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出发,去认识客观事物,从而实现自我教学反思的体验化。
3、保持教学反思的经常化
要想成为具有实践智慧的老师,需要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根据教学实际及面临的情境做出判决或决策,使学生投入学习,追求创新,愿意沟通。教师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做到三思而后行,以保持教学反思的经常化。
4、倡导同事的合作化
教学反思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追求与同事的合作,敢于承认自已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发展的状态,在合作中改进教学。
总之,工作在农村的教师,都要养成反思和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多回味、多对比、多审视,努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颖. 新课程发展性教师评价[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9(296)
[2]张行涛. 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3(1034-303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XHY112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