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作者】 陈世萍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节语文课我以提出问题和有感情的朗读为主线,从互评互议、感情朗读、发散练说方面组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学习课文,体会“亲人”一词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爱。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亲人”一词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爱。

  2、理解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听音乐《志愿军战歌》。边听音乐边看画面。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就是《志愿军战歌》,195010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就是高唱着这首歌,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课文写的就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人情景。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珍贵资料,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抗美援朝及志愿军归国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文中谁是“亲人” ?课文写了志愿军和哪些人告别?找出他们的事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生批,划,议。师巡视。)

  2.生讲,师引导。

  a大娘救伤员失去小孙孙.b.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c.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

  三、深情朗读   细细品味

  师:志愿军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地挥手,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

  师:这节课,我们从1——3自然段中去细细品味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令你感动的语句,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师:说说令你感动的语句?

  生:是你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文中指的什么?

  生:“雪中送炭”就是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文中指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之时,朝鲜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

  师:由这件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朝鲜人民非常关心、热爱志愿军战士。-生:……

  师:所以志愿军战士才会充满感激地说——(生齐读“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指导感情朗读.

  生读,师点拨雪中送炭应读重音,深情的,缓慢的……

  师:谁再说说这段话中令你感动的语句?

  生: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理解:“唯一”.生:“唯一”就是只有一个。

  师:唯一的亲人失去了,大娘心里会怎样?

  生:一定很伤心、难过、痛苦。

  师:对,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生读)

  师:你读得语气低沉,并强调了“唯一”,我感觉到了你的难过。

  师:请同学们都这样读一读。(生再读)

  (出示课件:75岁的朝鲜李大娘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志愿军战士张喜武拥抱辞别。) 

  师:就是这么一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老大娘,不顾年迈,不怕路远,到车站为志愿军送行,志愿军战士怎能不激动万分?生再读,感受难舍难分的告别场面。

  四、回顾方法,合作学习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

  生:1.认真读,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从句中能体会到什么?

  2.感情朗读.(下转第89页)

(上接第90页)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二、三自然段。

  (生小组合作学习)

  1.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a抓住两个关键词:崎岖、前沿阵地。说明大嫂:勇敢。

  b抓重点句子“您为我们付出这么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体会大嫂就是我们的亲人。

  C 感情朗读 随机点拨

  2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

  (1)抓住小金花的动作体会情感.a 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她把脚一跺, (勇敢),嘴角还抽动着,(说明她很难过)还恶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组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小金花妈妈死去的时候不哭,为什么志愿军离去的时候她要哭?(运用对比,理解她和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五、深化主题 领悟情感

  为什么他们互称对方为亲人?生讨论,交流

  (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是伟大的。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六、创设情境  升华情感

  列车就要开动了,志愿军战士不能和送行的人们一 一道别,这时,他们把手伸出车窗外,向亲人挥手告别,这场面感人至深。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个自然段。配乐读。

  师引读:在195812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了。他们依依不舍,高声喊着……(众生:再见了,亲人)师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七、总结升华  深悟中心

  亲人的正义和良知最终战胜了侵略者。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万古长青。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八、拓展延伸   感受真情

  1、从洪水灾害, 2008年汶川地震……让学生谈谈对“亲人—”一词的理解。当亲人的含义超越了血缘、超越了家庭、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籍的时候,我们会深切感受到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情。

  2、推荐课外读本:《谁是最可爱的人》、《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