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青年教师成长中需具备的四种意识

【作者】 董培晓

【机构】 安徽省明光市明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青年教师成长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每一所学校都把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我校从2003年开始,截止2009年,历时九年,对新进校的143位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地培养,如今已是硕果压枝,满园芬芳。青年教师培养实际上也只是给他们成长引条路,俗话说:“师傅请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需要每位教师去用心观察、学习、反思、总结,把教育教学作为一生的功课去做,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乃至一名教育家。回首九年的培养历程,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提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组织者,我觉得青年人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四种意识不可或缺。

  一、 扎根奉献意识

  教师是个清贫的职业,只有奉献和坚守。尽管现在的就业压力很大,但是并不代表毕业生就喜欢教书这个行业,尤其是到一所县级中学任教,让他们感觉到很失落,不甘心。出现了一部分青年教师忙着考研、考公务员,还有的就知道天天上网打游戏,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根本没有进入教师这个角色,教学只是他们暂时谋生的手段,完全是一种应付状态。结果几年下来,考研也没考取,公务员也没实现,教学成绩平平,甚至有的是一塌糊涂,到了被停课待岗的地步,和同期到校的青年教师比,只能望其项背。朱永新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没有扎根奉献的意识不可能把书教好。还有一类青年教师教学很用功,专业提升也很快。近几年,经过学校的培养,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学校的师资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说实在的,在学校领导的眼里,都是把这些年轻人当宝贝一样,为他们提供一切的学习机会,在使用上也是创造条件让他们上高三,代重点班,奖金上、荣誉上也尽可能的向他们倾斜,也主要是体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但是结果怎么样呢?越是优秀、成熟的教师,当更优越的机会来临时,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辞职离开,每一次拿到他们的辞职报告,别说心里多难过,强留吧,觉得人应该往高处走,放人吧,可是这么多年的辛苦培养的结果,瞬间化为泡影。有时候我也会经不住的问这些年轻人,你们当初来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扎根在这里的想法吗?学校对你们不薄啊!你们的收入比你毕业的同学少吗?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好好的干一番事业呢?

  我们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发现几种情况,严重影响教师的扎根奉献,这也是县级以下中学很难破解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是不喜欢这个职业,一直在积极准备考公务员或研究生,对工作只要能应付过去就行,第二类是外地人,俗话说故土难离嘛,当初没有回家乡也是因为家乡的单位不招人或者招聘条件要求高,在这里苦干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职称也评上了,荣誉也有了,自身条件也高了,只要家乡一有机会,便义无反顾的辞职离开了,三是两地分居,现在年轻人婚姻观念比较开放,好多青年教师在大学就谈好了,由于毕业找工作问题,不得不分居两地,当然长久分居总不是事,孩子老人都需要照顾,于是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辞职离开到对象那里,虽然也有来的,但多数会选择更好的地方。以上种种原因,每一年流失的成熟青年教师都有好几个,学校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培养,结果最后是给人家培养人才。

  针对以上情况,学校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采取了一定的对策,一是在源头上把好进人关,比如尽可能要一些本地的或附近的毕业生。二是改善他们生活条件,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婚姻、住房等问题。三是在提高待遇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他们扎根奉献的意识。当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先就要立下奉献教育的思想,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职业规划意识

  做教师就是要优秀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想成长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专家,从教开始,就要有成长规划意识,不做好职业规划很难快速成长。这种规划实际上也可以叫有目标的学习。按教师工作的几个方面,拟定成长计划,然后按目标去学习,我把青年教师有关的几个方面总结就是: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和与人相处。教学工作包括三点,一是备课,青年教师刚开始肯定备课上有问题,怎么办?首先买一本到两本的资料,作为自己备课的参考。其次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听老教师如何分析教材,把握重难点,还可以经常参考一些优秀教师的备课本。当然以上的学习不能全盘照抄,优秀的一定要学习,再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久而久之,备课这关肯定没问题。二是上课,新来的教师不可能一站上讲台就掌控自如,怎么办?听课啊,没事的时候就去听其他老师的课,请你们青年教师记住,任何人上课都有可取之处,一定要把别人的精华部分吸收过来,自己加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只要我们坚持听课,博采众家之长,你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站稳讲台。三是课后辅导,关于这一点我只想讲青年教师首先要自己跳进题海,多做题,现在的青年教师有一种现象让我很担心,就是不会做题,经常发现拿着题目去问老教师,记得以前我刚来的时候,都是老教师问青年教师问题,现在居然倒过来了,分析原因,主要是青年教师赖,怕动手。这方面也要有规划,那就是本章本节的题目自己要先做,平时综合性题目要带着做,每年的高考题目必做,做题有两个好处,一是加强对教材的理解,知道教材里的知识点如何组合之后呈现给学生,二是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学生拿一个题目来问你,你思考半天不会做,一次学生认为题目确实难,多次以后学生只能认为你这个老师水平不行,对你失去信心,甚至在课堂上轻薄你。如果学生问你问题,你不仅迅速的给予解答,还能告诉他其他的解法,还能举出类似的题目,甚至告诉他这个题目的出处,学生会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嘛。这样你以后在课堂上,还担心学生不听你课吗?还担心学生课堂上问你问题,因为做不出题而被挂在黑板上吗?第二是教学研究,青年教师主要精力还是教学,但不是说不需要教学研究,这个阶段教学研究可以做好三点,一是多看专业论文,进行知识积累,二是积极参与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等有关活动,熟悉教学研究流程,三是可以尝试性的写一写教学心得。第三是班主任工作,青年教师一开始不一定就能做班主任,但这不应该影响你帮助班主任做学生工作,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向其他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观察周围的班主任是怎么做班主任的,也就是做个有心人,一旦机会来了,学校让你担任班主任,就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所有的工作都很娴熟而不觉得生疏。第四是与人相处,我现在发现我们的青年人很难与人相处,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一个人的工作,也是学科组、班级组、年级组教师团结写作的工作,年青人应该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为人要谦虚,低调,与人为善,懂得谦让,只有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有工作的好心情,好环境,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助推自己的成长。以上四个方面如果能做到早规划,坚持践行,三到六年,两个循环下来,你肯定能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三、反思再进意识

  每节课就像是一场独幕剧,只有一次没有重排,但是有些非知识性的东西下一节课是可以重复值使用,知识性的东西三年以后可以再用。所以我们说教学是可以重复的,教学也是不可以重复的活动。可以重复的是技能和艺术,不可重复的是学生,是当时的教学双边活动的场景。青年教师在上完每节课之后,一定要认真反思课堂的得失,值得肯定的的要记录下来,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不足的地方更要认真反思问题的所在,也要记录下来,避免下一次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有时候如果自己经过反思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那就要向本学科组的教师学习,也可以上网查查有关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方法。在这里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告诉大家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先说最基本的板书,最近我在听青年教师上课时,发现一个问题很值得关注,就是板书很成问题,不仅字写的难看,而且很凌乱,大家知道板书的目的就是把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重点留在黑板上,尽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板书已经没有传统教学时代那么重要,但是必要的板书还是要有的,现在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就是要求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每次板书之后,借着学生练习思考的时间,自己走到教室的后面,自己看一看板书情况,不满意的地方一定要改正,我以前刚上课板书很难成块,后来我经过上课几次刻意的纠正,现在分块就很好。再说说上课的教态,年轻人有时候也很不在意,我不反对课堂上激情四射,肢体语言丰富甚至是夸张(尤其是外语教师),但是有些教态我还是不赞同的,比如上课语言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一个调,基本没有辅助的肢体语言,显得很古板,学生听起来很没劲,还有就是只站在讲台上,没有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教师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缺少很学生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不一定是语言上的,还有眼神上的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的交流,给学生传递过去的是老师的关心和信任,传递回来的是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课,课听懂没有,注意力是否集中,能每时每刻跟着老师走的学生,他的眼神是清澈的,专注的,没有听懂的学生眼神是茫然的,上课根本没听课的学生眼神是凌乱的,迷离的,通过眼神,我可以随时纠正没有听课学生的状态,比如提一个问题给他,把他的思路拉回到课堂,不期望他一定回答好,拉回来就是最好,通过茫然的眼神,可以判断这段内容是难了还是自己上课没有表达好,和学生交流的不够深入,决定是再讲一遍还是继续和学生交流。再看看我们一些教学效果差的青年教师,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反思自己为什么教学效果差,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上课不组织教学,只顾上课,学生在下面干什么事的都有,什么叫“教学”,这是一个双边活动,只顾“教”不问“学”,怎么可能有教学效果呢?课堂的掌控艺术青年教师不一定能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每节课之后必须要认真反思的东西,有些东西不反思,不学习,不改进,永远都不会有长足的进步,建议大家把自己的课堂录一到两节,自己反复观看,找出不足,不要多,一学期录制一次,每次上完课都和录像课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进步在哪里,如果我们能坚持个三年,相信大家掌控课堂游刃有余。

  四、 永不自满意识

  青年人朝气蓬勃,也是学校未来的新生力量,如果你们不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就没有成绩可言。所以你们不能停留在取得的一些小小的成绩上暗自得意,大家都知道骄傲使人自满,自满则裹足不前。但是现在有些现象我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下,个别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取得一点成绩,忘乎所以,感觉同学科组的老师水平都在自己之下,公开课爱听不听,教研活动参加也不积极,甚至个别教师把备课看的很淡,认为自己教学上很有一套,不备课就能把教学搞好。还有的青年教师班主任干了一年,每次在同类班级中都是前几名,自满之情挂在脸上,有时候学校安排一定任务,批评两句于是就接受不了;还有的教师三年干下来,教学成绩不错,俨然一个老教师的样子,学校分配荣誉的时候总是惦记着,认为自己干的不错理所应当得到,等等情况的发生,都说明青年教师在自我修养上还不够,对成绩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有一种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殊不知教学是一门大学问,我们一些老教师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也不敢说达到了做人师的的顶峰。青年人正是干事业,出成绩的关键时期,要不断的反思自己,完善自我,不断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力求做一个专家,而不是一个教书匠。课备的好了,再看看上课怎么样?上课把我的不错了,再看看教学效果怎么样?教学效果不错了,再回味回味自己的教学技术怎么样?教学艺术有一定的造诣了,再看看自己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也就是教科研怎么样?如果自己的的科学各环节都很好了,那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怎么样?班主任工作也很出色了?再看看自己和同组的老师相处的怎么样?(这里我要点几个青年教师,虽然教学没话说,但是与人相处很成问题,一定要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去办事,不考虑年级和学校,也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很难合群,这样缺乏合作精神的老师,我敢说以后不会有很大的进步。)当然,如果少数教师立志做一个教育管理者,那你就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我们做教师的能够做校长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在这里我告诉青年教师,力争做一个名师,做一个教育专家,这才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梦想。

  青年人,你们是学校的未来,希望你们秉持明光中学“格物之理,取善辅仁”的校训,立足课堂,刻苦努力,力争用三年时间把教学的基本东西吃透,再来三年力争做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做学问不能一蹴而就,希望你们增强以上四个方面的意识,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