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策略
【作者】 武春燕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关小学
【摘要】【关键词】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数学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总结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以便为更加有效地调控和管理教学过程、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现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做以粗浅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
小学低年级绝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都能达到“优良”级。这些孩子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地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这些孩子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因此,小学低年级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比较足。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实际与知识技能不能有效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可是我们的孩子却不能把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技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一年级部分学生,如果让他计算3+2等于多少,他半天算不过来,或是用自己的小手指来数着算,可是这时如果说:你有3颗糖,再给你2颗,你现在一共有几颗糖,他会很快说出有5块。再比如:在教授有关认识人民币和认识时间这两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们都是感觉比较吃力的,原因在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并不能支持新知识的学习,好多学生对人民币的角币并不了解,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看到过分币。因此在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时候孩子们出错率是比较高的。同样在计算认识时间上,如要计算经过了多少时间,或过多少时间后是几点,孩子们学习起来是比较吃力的。
(二)思维定势严重,缺乏“变式”。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或变化的题目,忽视了题与题之间的沟通联系,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如:有10个果子,吃掉几个以后还剩3个?孩子们就会列式:10-7=3(个)答:吃掉7个后还剩3个。
(三)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孩子们对于明确要求简算的题目正确率很高,而在其他计算和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即使很明显可以简算的数据,学生也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演算,缺乏应有的数感和技能技巧的灵活运用意识。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四)对学习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
这里主要表现在孩子们对学习不“细”。其一是孩子们认为知识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有抄错数字的,有忘写得数的,有把运算符号看错的等等。其二是孩子们在面对题目的时候不能认真思考,深层次思考,在还没有明白题目意思的情况之下就随自己的感觉解决问题。
总之,从以上几点也可以反应出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个别教师的思想落后,对“应试教育”依依不舍、情有独钟,对素质教育不热心,甚至有排斥的情绪;存在着老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过分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存在着教师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存在着课堂教学行为追求形式,忽略本质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教研活动的开展不力,缺少交流平台,教研流于形式等问题。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很重要。孩子们还小,并不知道如何自觉、主动地来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书写、坐姿、写字姿势、听讲、做作业、上课回答问题、语言表达、读题、审题、如何思考等方面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会学生数学思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孩子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孩子们数学思考,培养他们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加强教研力度,提升专业素养。
3、立足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扎根生活,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4、加强备课,教学设计从“教案”转向“学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对优生要提高要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让他们学习、发展。对后进生要有更多的关怀与爱。孩子们刚上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容易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做到作业面批面改,及时指导,及时让他们掌握当天学习的内容,并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帮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还可以尝试在班级开展生生互助的学习方式,努力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家校联合,共育未来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好的学习方法和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和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的孩子们大多是农村的孩子,由于农忙或是父母外出打工,很多孩子的习惯培养上困难较大,学业上不能做到很好的辅导,放任自流式教育也不少。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在孩子们低年级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qP���Cp?n>总之,数字化学习,培养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探索的品质,体现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发展语言能力、形成技能素养、开发智慧潜能的和谐相互作用,体现着获得创新精神和事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