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活动充满魅力
【作者】 张宪伟
【机构】 广西那坡县教育局
【摘要】活动充满魅力,它能让学生身体强壮,能让学生心理健康,能让学生热爱集体,能让学生改正缺点,能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能让学生爱上作文,爱上学习,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的好学生。【关键词】活动;魅力;强壮;健康;集体;缺点;习惯;作文;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小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小学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文艺和社会等各种活动,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阳光、朝气,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拯救一个个后进班级。从教多年,我深知活动充满魅力,尤其对小学生更是充满无限的魅力。下面我与大家谈谈活动的魅力。
魅力之一,活动让学生身体强壮。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说“生命不等于呼吸,生命是活动”。儿童时期,是小学生长知识的时期,更是长身体的时期,学习与活动都不可以偏废。在我看来,首先是要身体好,其次才要学习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连本钱都没有了,还能干成别的事吗?我经常在班级组织学生开展跑步、篮球、游泳和跳绳等许多体育比赛活动,强壮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因为经常参加这些活动,我班学生一个个生龙活虎,每年参加学校运动会,总是夺得最多奖牌,获得年级冠军。
魅力之二,活动让学生心理健康。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或孤僻不合群,或自卑不自信,或淘气不听话……《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之一就是上好活动课。针对这些孩子的毛病,我组织开展“我不孤独”、“我有很多优点”、“抛弃我的缺点”等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我有伙伴我很快乐”,让孩子们认识到“我有很多优点我能行”,让孩子们“讨厌缺点抛弃缺点”。
魅力之三,活动让学生热爱集体。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说“活动是生活的基础”。积极参与活动是对集体、社会和生活的融入,一个人只有积极融入集体、社会和生活,他才能适应集体,适应社会,喜欢生活,他才能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有所发展。每个班级总有一些不喜欢集体活动的学生,我告诉他们,雷锋叔叔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我积极鼓励,甚至强制要求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我带着他们打球、跑步、爬山、游戏,让他们知道,活动重在参与,参与就有快乐,参与就有收获,不要计较成败与得失,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生活的乐趣,爱上集体,爱上活动,喜欢活动,享受活动。
魅力之四,活动能让学生改正缺点。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人人都有缺点,不活动就表现不出缺点,并不证明缺点不存在。通过活动、竞赛、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劣,从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缺点越来越少,优点越来越多,进步就越来越大。1998年9月,我从别的老师手中接过一个后进毕业班,班上有一个学生叫蒙小明,淘气顽皮,不爱学习,但是乐于助人,有号召力。根据他这一缺点,我就组建一个“雏鹰假日小队”,让他担任队长,每逢节假日,就和他带着一些后进生做好事:为班级修理桌椅,为学校花圃松土,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到乡村小学帮助贫困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蒙小明这些孩子心灵得到净化,改正了许多缺点,变成了好学生。
魅力之五,活动能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小学教育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好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凡事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变。儿童时期,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与其后来吃力地改变一种坏习惯,不如在儿童时期就培养一种好习惯。我通过开展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许多好习惯,例如,在象棋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在足球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在登山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勇敢进取,在书法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在种养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好习惯养成越多,坏习惯就无藏身之地,自然消失,每一个淘气的孩子就会慢慢变成好孩子。
魅力之六,活动能让学生爱上作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之“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作文来源于生活,通过活动,学生会发现许多作文素材。每一次活动过后,我都指导学生写作文,指导他们写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因为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学生的作文感情真挚、语句流畅、中心突出、层次清楚……我认真批改这些作文,然后推荐发表。功夫不负有心人,发表一篇、两篇、三篇……至今我指导学生发表的习作已达一百多篇。活动越多,学生发表作文越多。发表作文越多,学生的写作兴趣越高,学习兴趣越足,学习成绩越好,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魅力之七,活动能让班级充满活力。一个没有竞赛活动的班级是一个没有竞争的班级,一个没有竞争的班级是一个没有活力的班级。一个没有活力的班级,仿佛一潭死水,学生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除了敷衍常规的语文数学学习,对其他综合性学习没有兴趣。竞赛活动仿佛“鲶鱼效应”,能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斗志,促使学生展开竞争,力争上游,推动班级发展,推动学校发展。我带过九个毕业班,有六个毕业班是别人带到五年级带不下去了,让我去接。我用活动拯救了这些后进班级,让他们充满活力,变成了先进班级。
活动的魅力举不胜举,近三十年来,我采用这种教育方法不但教育学生学会了认知,而且教育他们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做人,为中学输送了一批批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的小学毕业生。请大家记住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话——“童年是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之“语文综合性学习”;
[2]《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3.名人名言:苏霍姆林斯基、卢梭、歌德、罗丹、培根、雷锋、巴尔扎克;4.科学根据:鲶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