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效课堂之我见

【作者】 汪春霞

【机构】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经历了从最初的诚惶诚恐——期盼——质疑——探索——认同的过程,觉得高效课堂是带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让教师可以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对学生全面、长远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十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课堂我抱有过怀疑的态度其实这种课堂模式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接受的,自身也经历了从理论学习,去外地培训学习及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的过程,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起来很轻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因此,我也开始尝试探索这样的模式,经历了从蹒跚学步到逐渐熟练的过程。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才能使自己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

  二、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

  高效课堂的备课主要采用导学案,这种备课方式和传统备课最大的不同是:传统方式更注重备教师,备知识点,知识环节,而导学案的形式不仅关注教师,更多关注学生,教师的导学作用非常明显,课前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不同情况要做出全面的预设,不然,自己可能会有些手忙脚乱不说,对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方面是没有帮助的。可以说导学案这种导学形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下无论是研读教材,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预估方面都要做足了功夫,课堂上才能灵活地调控,才会显得得心应手。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

  以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和其他课后时间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前预习,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导学案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我们的传统课堂正是通过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练习的训练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而高效课堂则是帮助学生课前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把在自主学习中不懂的问题放在学习小组中解决,如果还有困难这时老师的导学作用脚要发挥作用,通过合理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课堂模式要注意的是自主的课堂不是自由的课堂。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比满堂灌或满堂问更费力,只是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加大了。学生在课堂上依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实现目标、自主控制进程﹝长期训练合理地把控学习进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一切为自己干活,清楚了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老师学,因而积极性大增,效率高效果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确有大幅度提升,关键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慢慢地开始会学习了。

  四、课堂展示尽显魅力

  课堂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也是让学生展示的舞台。好学生就是在不断地“出人头地”中,不断地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长补短,奋力追赶不断进步的。只有展示,学生才能有成功感、优秀感、羞耻感、落后感,只有展示,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唯其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个性,尽其所长。

  课堂展示,虽然让学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间去书写,但学生能很好地表现出书写功底和概括能力。再回头看这一路磕磕绊绊走来的历程,一开始因学生书写速度问题,展示讲解的时间往往被学生大量书写占用,一节课重点很难突出,后来,经过一次次的实践调整,留给学生讲解的时间更充足了,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小讲解员,质疑小明星等,他们都能抓住重点引领本组全体同学共同进步。使我切身感受到课堂展示让一大批同学的组织能力,对知识的感悟能力,讲解能力,表达能力及抓住重点的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有了发展。

  另外,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会有质疑,和提问,思维的火花往往会产生碰撞。知识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得以培养。记得上《小数读写法》一课时,就是在提问这一个环节王××同学提出了“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的问题,没想到这一问题引起了巨大的争论,有的说是“百分之一”,有的认为是“千分之一”还有的认为是“十分之一”。由于课前预设不够,就在我还没想好该如何给他们解释时,宋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是十分之一,因为假如我有一块蛋糕把它平均分成十份取一份和平均分成一百份取一份,肯定是十份取一份比一百份取一份要大呀!所以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位”真是是拨开迷雾见晴日,孩子们顿时豁然开朗,实践高效课堂模式以来,课堂上学生们精彩的表现常常令我折服,师生间有时是相互感染相互引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平等融洽。

  另外,新事物实践时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导学案的编写我自己还有很多困惑的地方;如何让每一个学生能对导学案中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如何让展示形式更多样化,合理调控时间;怎样使小组学习更加有效;怎么能让小组中的对子真正发挥效率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逐一解决的,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开端,我就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做下去,只要有坚持就一定有收获。

  总之,对于高效课堂我虽然曾经也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也怕学生虽然上课讨论的很积极,不知道他们是否能真正能融入到新课堂中,对导学案中问题是否深入讨论过?但是经过实践,我如释重负,学生的整体水平没有下降,更重要的是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提升起来了。

�@ ��Pc��V知道的或有损学生声誉和形象的事,班主任决不能透露半点,也绝不能因之对学生印象不良或心存偏见。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用脑卫生

  过重的升学压力以及不恰当的用脑似的中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压力和厌学情绪。因此,班主任应把指导学生用脑卫生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并不断坚持下去。第一,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就相对轻松了,成绩就会有所进步,压力也就随之减轻了;第二,要注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宽松和谐的班级学习心理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掌握知识,以发挥大脑的最优学习功能。

  四、学会和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对学生的教育是不应只局限于学校教育,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受父母的影响更大。可部分家长没有正确的健康标准,他们往往更注重孩子身体的健康,而忽略其心理健康;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过分要求子女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要是最好,稍有不如意就对孩子或打或骂;另一种则是对子女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家人的这两种态度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走向两个极端:要求高的子女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压力较大,不愿与人交流太多,要求低的子女心理则过于散漫,缺乏进取心。

  因此,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

  (1)充分利用好家长会。学校都会定期举行家长会,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一些基本的实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向家长讲述一些家长育人成功的典范,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念。

  (2)充分发挥家长的辅助作用。大部分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物质条件的创造,却忽视家庭良好的心理环境的营造,因此也忽视孩子多方面的心理需要。因此,班主任应帮助家长树立创设良好家庭气氛和关注孩子心理需要的观念,启发、引导家长不断自我完善,家长之间应有亲密和谐关系,亲子间应有平等、互爱的关系,形成关怀、爱护、民主、平等、以理服人、鼓励为主的教养方式。?

  (3)定期和家长联系。班主任应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及反馈学生的信息,提出合适的施教建议,纠正家长的施教偏差。有些问题突出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其家庭是也有突出问题的,对这类家长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明确提出要求和进行更具体的指导,时刻关注家长教育的过程、方法及效果,及时纠正家长的不当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家庭和谐了,自己的孩子才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最终才能健康成长。

  总之,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个富有挑战性且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尤其承担着艰巨的任务,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要适当而有效,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