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班主任威严式管理VS亲和式管理
【作者】 蒙斌玉
【机构】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宾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教育的进步和完善。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班主任如何管理好学生?既能和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又不失去自己做为老师的尊严?在从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过程中,我特意选取了两种典型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对比,整理成本文,希望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有所启发。【关键词】班主任;中学生管理;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
引言、自从有了班级就有了班主任,而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一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古语有言:“严师出高徒”。又有言:“师者应和蔼可亲”。看来对于班主任老师应该如何管理学生以及在学生面前塑造什么样的形象这一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以教学中的两种原型进行对比,希望从对比中让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吸取经验和教训,借此警示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不要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犯类似的错误。
一、威严式管理和亲和式管理
新课标伊始,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就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新课标要求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要零体罚、不训斥、尊重学生人格、不恶语诋毁学生,对学生采取交流、说服的方式[1],力求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和谐的师生关系[2、3],我称这种管理方式为亲和式管理方式。但是在我国某些地区,学生素质较差、自觉性不高,学生与老师顶嘴现象经常出现。“对学生管理要严厉,只有给学生造成一种威慑,才能镇的住学生,才能管理好学生。”这样的管理理念依旧很多,让学生对老师形成一种服从的心态。我称这种管理方式为威严式管理。本文中我以四川省某中学高一年级甲乙两个班为例,对两种管理模式做简单的对比讨论。甲班班主任采用亲和式管理,乙班班主任采用威严式管理。下文中为了不再赘述我分别简称两个管理方式为甲方式和乙方式。
二、甲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征。
甲班的授课教师反映,在甲班上课过程中明显感到学生发言踊跃而且有序,授课过程与老师配合积极。对比乙班课堂,发现乙班学生虽然听话,课堂也有序,没有交头接耳现象。乍一看去上课氛围好像较甲班好很多。但仔细观察才发现,乙班学生几乎不主动发言,面对老师的提问多以沉默相对。授课过程中极少与老师配合,经常是老师强硬的灌输知识,师生间没有互动,授课老师也得不到反馈信息。
针对上述现象我做如下分析:乙班学生长期生活在惧怕班主任的阴影之下,虽然上课时纪律好于甲班,但乙班的班主任早已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因错误而受到惩罚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不敢开口回答问题。长此以往授课效果不佳,同时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匮乏,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比较甲班学生,他们没有心理压力,对问题的答案也是各有见解,同时各抒己见。不论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极其丰富,这些信息也便于教师查漏补缺,及时修正上课内容。不仅利于学生掌握好知识,而且还可以促使教师不断进步。
三、甲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在对甲乙两班住校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后。我分别从学习和休息这两个方向做以下对比论证。
在学习中甲班学生是主动的、活跃的、积极地、有目标的。晚自习时间,不管老师在与不在,不管老师要求与否,甲班上的学生都会主动拿出自己的作业认真自习,期间上讲台找老师咨询问题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学习氛围可以用积极、有序、愉快来形容。相比来看,乙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没有甲班那么好。乙班学生一般只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其它作业很少问津。自习课上,经常出现学生发呆、睡觉的情况。
在休息时,甲班学生显得活跃、自信、善于言谈。甲班学生与老师一起打乒乓球的场景屡见不鲜。而乙班学生则显得比较苦闷、自卑、不善于与老师交流。很少见到乙班学生与老师一起活动的场景。
针对上述现象我从以下几点分析:甲班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拘束,所以显得活跃。对老师有更多的信任,建立在这种情感基础上的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于是他们显得自信。同时老师在知识上使学生信服,他们对老师是一种敬仰的感觉,他们希望走近老师,希望和老师交谈。这种交谈又会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切感,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对乙班学生来说,由于在学习中倍感压抑,所以休息时显得苦闷。他们几乎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比较自卑。他们对老师是一种畏惧。想让他们在生活中和老师有所交流几乎不可能。于是他们离老师越来越远,越远就越有隔阂,这样下去便是一种恶性循环。对学生和老师的进步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四、班主任老师应革新班级管理理念
上文我以甲乙两班为例对比了两种管理模式。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对我们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4、5]。
首先,以学生为本:班主任老师应该将自己当作服务者,心甘情愿为学生服务,确立服务意识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消除权利意识。
其次,合理合法:合理是指班主任老师既要考虑“道理”,又要考虑“情理”,前者指社会规则,后者则指学生的心理情感。也就是说,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在道理上接受又要让学生在情理上接受。合法,则要求班主任老师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依法按纪律处理,不能依自己的好恶,心情好坏,随意做出处分学生的决定,或者加重、减轻对学生的处分。
最后,亲密有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一定距离,使学生有所敬畏但又不能失去亲切感,形成一种亲密有简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老师不仅要监督学生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生活;既不可毫无情感的联络学生,又不可让情感超过一定的限度;既不能只顾和学生打成一片而丧失自己在学生中的尊严,又不能一味的树立自己的威严而让学生产生畏惧感。
要做到上述要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1)班主任老师应该多一些长远发展的考虑,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2)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包容他们所犯的错误。(3)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反复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总结
为了迎接新一轮人才培养的挑战,更好的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在针对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问题上,本文分别选去了两种方式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我们在管理班级上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革。作为新生代班主任老师应该从老一代班主任老师那里有所继承,但又不能完全的不假思索的继承,应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继承。在管理班级时应该对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尊重,创造性的、科学性的、灵活的管理班级。
参考文献:
[1] 潘静.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法研究 西南大学, 思想政
治教育,2009,硕士
[2] 张蕾.论和谐的师生关系?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管理, 2011, 硕士
[3] 温文娟.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 2012, 硕士
[4] 吴婧.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对策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 2008, 硕士
[5] 娄广范.班主任要和学生交朋友 吉林教育.综合201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