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项目教学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作者】 贵州省玉屏县中学职业学校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中学职业学校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集机械学科的学生应的个人或小组的方式,中学生按照项目的完成于主序,制定项目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是学习过程称为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常遭性实践活动,这样就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我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抽象理论,面对一些基础和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迫切需要不同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此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关键词】教学模式;零件绘制;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难点是学生识图,绘图技能的培养。在复杂的立体较化为平面和平面较化为主题的空间认识,在立体思维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尽人亲,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不紧所导致的。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才能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大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一、 项目教学法简介
如果教师“给你45分钟,你可以造一座桥吗?”教育家费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在欧美国家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曾以这样一则实例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西安市中选取一个“造一座桥”的项目,并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个人或小组方,由学生按照项目完成程序,制定项目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是学习过程称为每个学僧都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这样就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我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碱性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合作能力。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警醒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结合,构成为实现目标的认知过程。
(4)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特点。
(5)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6)评价特点:项目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三、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样较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产品改型周期块,项目生产是企业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除了要有复核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要有项目生产的理念,参与项目生产的能力,以及适应项目变化的潜力。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进行项目制作的综合应用能力,这应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合理设置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综合考虑项目的设置,项目间的联系和层次递进,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以《机械制图》课程中零件测绘章节为项目课程来介绍项目教学的显著效果。
(一) 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零件测绘教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了解与分析测绘对象,拟定零件的表达方案、绘制零件草图;第二部分:是了解零件尺寸的测量;第三部分是测绘注意事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测绘的过程、方法和步骤,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绘制生产图样的能力。采用课程讲授,课后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经过程引导和考核,缺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本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对毕业生“无缝连接”和需要。
(二) 项目教学具体实施过程
1、项目小组及课题。将全班40名学生分成8个项目小组,每组5人。小组成员按照男女比例、成绩好坏的原则各组随机抽取老师准备的零件,根据零件确定完成项目各称,并完成工作任务;一个星期时间根据零件绘制一张完美的零件图。
2、项目计划。由教师引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教师先根据集中典型零件的图样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图例,斌分析它们为什么要这样选择表达和标注的方式,给学生的启发。然后各团队讨论分析;所抽取零件的特点?零件草图选择?尺寸标注方案?技术要求参考?如何绘制零件如?和团队如何准备好测量工具,方格纸、空白的图纸、各种手册,工具书及参考资料。把项目任务分成若干子项目。由小组成员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子项目。最后由项目组长向教师汇报该项目工作计划,教师审问后适当进行指导。
3、项目实施。首先每位成员对自己承担的子项目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准备。这既是学生通过项目学习基础理论的阶段,也是为学生动手完成项目学习基础理论的阶段,也是为学生动手完成项目的准备阶段。基础理论的学习时间太短,则会使学生对零件加工过程感性认识不足,形象学生对项目的完成质量;时间太长,则不能体现出项目教学的特色,不能保证学生及时完成项目。我们在时间中一般按理论、时间1:3开展教学。各项目小组根据经过团队讨论所确定的方案,每个成员独立完成自己的项目任务,完成零件草图并标注好尺寸,在教师指定的时间内上交。教师可在课堂草图绘制零件图。
4、项目评价,各组由组长介绍项目具体实施的全过程并展示项目成果零件图。让全班同学从项目零件表达方案的优劣,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清晰、合理,技术要求是否符合零件工艺性能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
四、项目教学法达到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实现了“三个中心”的转换;有教师为中心转换为学生为中心;有教材为中心转换为工程项目为中心;有学生课程接受为中心转换为实际工作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引导及示范作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会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它也是中职素质教育的思想方法,从各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imes N�Soa� h��-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ont-kerning:1.0pt;} /* Page Definitions */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 Section1 {size:595.3pt 841.9pt;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 mso-header-margin:42.55pt; mso-footer-margin:49.6pt; mso-paper-source:0; layout-grid:15.6pt;}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也悄然改变。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提高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成为一个个个性张扬、主动进取的主体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设计好基本流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产生“我想学到什么”、“我应学到什么”、达到“何种程度”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让学生在“我要学习”意识的强烈驱动下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中去。
2 、启发点拨,自主探究。教师事先设计好自主学习提纲,创设一种探索氛围,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阶段,动脑动手动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组织讨论,合作交流。本阶段注重体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由局部到整体的交流、整合,而知识方面则体现了由点向线、由线到面、由普通到重点的集结;在认识上则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4、总结评价,举一反三。知识的掌握是为了应用,思维、技术动作的训练是为了创新。本阶段主要是对已学知识技能的巩固训练,迁移练习,使学生思维发散提高,具有创意。整个过程,教师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一直处于指导的地位,不断提供信息,观察并收集学生学习的情况,点拨方法,铺路搭桥。
通过以上流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然后在一段时间内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基础性练习,经组内组际交流、评价、共同促进,逐步完善,最后形成个体或小组的教学成果,形成动作技术或手段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与实践
通过实践,我摸索出了“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教学环境,创设竞争情境;引导发现,探究创新;展示合作探究成果”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情境,从而获得丰硕知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和展现自我的欲望。根据学生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每节课的准备活动,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轮流来组织准备活动,并提出相关要求。其次,教师应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如应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技术动作、快速显示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等。?
(二)营造学习竞争情境。“一言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练。而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里,教师应转变角色,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结为合作伙伴,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引导他们质疑、解疑,在课堂上敢于发表意见、看法,提出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展示一个游戏,然后请学生提出对这个游戏的看法,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进行互评,这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营造竞争情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活动对学生都具有吸引力。好奇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动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发展状态,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近景直接性学习动机,他们好胜心强、喜欢竞争,这些特征可以转化为学生探究的动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挖掘教材的新奇因素,创造情境,变换形式。例如,上耐久跑课时,开展定向运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协作,互相帮助,看哪个小组最先获胜。又如,技巧练习时,从准备活动──入场──练习──学生互评──自我展示,整个练习过程都由学生主持,学生相互做裁判、打分、评价,通过实践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探究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究信心。
(三)引导发现,探究创新。探究离不开问题,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或作为家庭作业。例如,在教学《正面原地双手抛实心球教学》时,教师提出“怎样才能把实心球投得远”这一问题。学生通过练习、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取决实心球远近的因素是什么?”再通过学生练习、讨论得出答案。整堂课学生都是学习主体,亲身体验学习,建构知识,展示自我。每节课都提出问题或设疑,会给学生后来的自主探究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探究过程就是获取成功的过程,是体验快乐的过程。在围绕探究主题展开讨论中,教师要相机诱导,适当鼓励,启发学生思维,将讨论引向深入。在此过程中,学生明了知识、建构知识。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就是通过汇报、表演等方式展现知识的形成、能力的获得。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不能仅把它看成一种教学方式,更应把它视为一种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它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这样才能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从而推进课程改革,达到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海波,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
[2]宋忠志、罗希尧,我国中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2000.2。
[3]徐小鸣,浅谈体育课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0.09。
[4]郭太玮、潘绍伟,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体育学刊,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