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效复习 事半功倍

【作者】 覃 锐

【机构】 广西容县杨村中学

【摘要】高效能地进行数学复习,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数学教学与复习的实际,从多个方面总结论述了提高数学复习效果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计划;归纳强化;系统整理
【正文】

  现在玉林市数学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抓基础,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中学任教多年来都要求学生明确中考的要求,对中考试卷难度设置和整体要求(各类知识点的分布)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防止走偏,做无用功。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呢?下面结合本人指导学生中考数学总复习谈一些体会。

  一、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数学复习计划,对指导师生进行系统复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计划如何与复习效果关系甚为密切,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1)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复习重点。确定复习重点要根据课标要求的四个层次了解、知道、理解、和掌握来制定。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对教材要求了解的,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要求知道的,要领会其实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要求理解的,要巩固加深,对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习题,能准确的解答;要求掌握的,要灵活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3)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复习前,每个考生都要思考:自己目前的数学基础如何?掌握较好的是哪些部分?最为困难的是哪一部分?最有希望通过复习可以掌握更好,成为提高分数增长点的是哪一部分?就整张中考试卷来说,自己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重视哪些类型的问题),才能提高总分?现在中考试卷一般不会有难题、怪题、偏题,难易度的比例通常控制在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为532,在难度上没有大变化,但更重视对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察,应用型、信息获取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平时做题时要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锻炼,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换试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三、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

  复习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再现过程。学生往往认为,复习就是将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再重复一遍,认为复习的内容都是学过的,自己已经懂了;学生甚至会认为,这么简单,没有新意的问题,根本没必要再学,于是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教师的复习教学。如果教师不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一味地将知识点进行灌输,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妨试用“先练后教”的教学方法,其具体步骤是:课前备课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题,课堂教学中,根据例题的数量和难度,规定时间让学生先练习,在学生练习时,教师特别要关注差生,与差生一起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就能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问题,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不足与缺陷时,自然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知难而进、通于攻破难题的信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说明确定的重点、难点渗入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复习教学中。

  四、归纳强化,提高常规题型的正确率   

  对常规题型,必须经过适量、适当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程度,每练一题就应是一次学习和巩固,一看到这类问题马上就是能想到涉及这类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及解决它的常用方法. 使之养成习惯。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不止是简单的重复,加强记忆,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 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秩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的过程。重要的思想方法.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运动与变换的思想方法等在复习过程中要加以归纳训练。强化重点、强化规律、纠正解答中的不良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等。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强化记忆,从而提高准确率。仔细总结做题时失误的地方,“吃一堑,长一智”,解答较易试题,严谨细致,落实到位;解答中档试题,调整心态,坚持不懈;解答较难试题,顽强拼搏,不言放弃。解题之前思路分析很重要,学习数学不仅要学怎么做怎么算,更重要的要学怎么想,这样把解题之前的思路分析作为重点,从中逐渐学会分析、判断和决策,以提高解题能力。

  五、例题的讲解要一题多变,防止题海战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例题的选择,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要突出复习内容的重点,紧扣课标,反映课标中的重点的基本内容.一题多变挖掘内容的内涵、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寻找解题规律,从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在复习二次函数内容时,我举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图像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知,(-1-1)是顶点坐标。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式y=a(x+m)+n的形式,再求它的解析式。在教学中将题目中的条件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改为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可知(-1-1)点并不是顶点坐标,但是图像经过了(-10)点,所以可以用二次函数的x轴交点坐标式。若将原题目中的条件开口向上去掉,这样题目就会有两个解。条件的不断变化,解题的思路也在不断变化,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变化。不是机械地模仿,让学生在不断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总之,复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做模拟练习,进行归纳,整理,使方法再上一个层次,在临考之前再把自己感到“不塌实”的问题过一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做到“一法懂,万法通”、“做一题,解一类”,以少胜多,以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