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者】 陈 俊
【机构】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小学
【摘要】【关键词】
习作教学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课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的表述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在现在的教育中,多数学生却很害怕上习作课,他们往往谈起生活见闻就滔滔不绝,写起习作来空空如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习作教学的方法不当。因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优化方法,讲究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写好习作的自觉能动性。使其乐于将自己听到、看到、做到、遇到的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地写出来。那么,如何进行习作教学呢?
一、多读,勤干积累
捷昔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储备、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扫瞄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精彩的语句摘录,编写在装饰漂亮的卡片上。卡片制做好后,桂在教室的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奸书信息。据我的经验,这会极大激发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这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积累的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实际上,很多学生也并不满足干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等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
二、语言朴实,情感真实
积累固然重要,但是我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有这种错误的认识:用华丽词藻堆砌起来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于是,平时不注重学习写作技巧,只是一味地收集美词佳句,作文时就把所谓“集锦”中的词语往文章中乱抄。写出的文章往往是无病呻吟,词不达意,让人看了啼笑皆非。
其实,小学生作文最适宜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只要用恰当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打动读者。
如何才能做到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小学生在作文中只要能杷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地方真实地写出来,能以情动人就行。
当然,并不是说优美的语言比起朴实的语言来就等而下之,古今中外也有不少用绚丽文字来表达的文章成了不朽名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就浓墨重彩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美妙景色,特别是阴晴两种不同景色的对照描写,真是妙语联珠,极富音乐感,使悲景更悲,喜景更喜。我要说的是,小学生阅读范围有限,词语自然积累得不多,而作文时又想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打动人,这样就免不了搜肠刮肚,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难以表达其真情实感。一来二去,费时费力而目的不达,必然会导致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
我以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也是很好的,小学生作文大可不必追求华美。
三、师生同评,学有所成
以前,学生作文都是老师批改,学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早巳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一个有意识、有自觉性的人,而不是任教师摆弄的胶泥或装填的料场,每个学生那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尊严,学生有其自主作用和独特倾向。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朋友关系。平时,教师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发现自己的评价有的与教师出自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信心当会大增,教师此时再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哪位医生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批批良驹在—哩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桩他们发现厂。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产生—定的成功感。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四、留心生活,勤于动笔
由于小学生的无意注意较强,有意注意较弱,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点滴”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些好的作文素材往往就这样从身边溜走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他们就会有新发现。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的:我们的世界很大,很精彩;我们的生活空间很大、很美;我们的生活很丰富,也很精彩,就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我们身边发现美,让美的生活、美的时刻载入我们那一方“小天地”吧!这样一来,我每天都能在学生的家庭作业本中看到一些精彩的句子,我便抽空在班里进行朗读,供学生欣赏借鉴。写得特别好的,我还让其抄下来,贴到“学习园地”上或者让其去投稿。这样无形之中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不再把写作文当成是一件苦差事。每星期,我还布置学生写一篇小练笔,让学生把这一周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日积月累,学生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写出来的文章也越来越有新意,学生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引导学生采用这样一种练笔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但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心里去疏导,从学生的身边的小事去引导,使学生在写作时有目的的写,有材料可写,有感动而写,那么,学生将会对作文写作产生极高的兴趣,大大提高作文写作水平,教师的教学也将变得轻松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