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做好边远山区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作者】 梁国新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教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留守儿童是指每年至少有3个月见不到父母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女。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和长时间的繁重工作使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堪重负,只得把子女留在农村,留守儿童由此产生。

  越是边远贫穷的山区,留守儿童数量越多,问题就越严重。地处广西、云南和越南交界地带,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广西百色市那坡县,21.4万人口就有5万多的外出务工者,以该县为例来探讨如何做好边远山区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很有说服力

  该县的留守儿童状况极具典型性。

  第一,留守儿童人数众多。那坡县2011年有留守儿童6061人,2012年有10942人,2013年有6888人,2014年有7935人,2015年有8717人。留守儿童人数一直居高不下。

  第二,留守儿童比重大。那坡县2015年春季在校学生总数为29133人,留守儿童就有8717名,占29.9%。据全国妇联公布的最新数字,目前全国留守儿童多达6100万,每5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留守儿童,而那坡县每5个儿童中就有近1.5个留守儿童,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留守儿童低龄化非常严重。那坡县2015年春季学期05周岁的留守儿童达125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4.3%,显现该县留守儿童低龄化现象十分严重。这些幼儿在蹒跚学步、呀呀学语的年龄阶段就失去了父母的贴心关爱,说来令人唏嘘不已。

  第四,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比例最大。父母外出之后,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到96%。此外,与亲戚一起居住的占3%,独立生活的占1%

  第五,留守儿童上学不易。虽然那坡县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办了寄宿制,但是偏远教学点的学生仍然依靠两条腿来往于家庭与学校。20144月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该县每天上学往返路程在5公里以下的留守儿童有586人,在510公里内的有104人。

  第六,陪读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让孩子都能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很多偏远农村家庭就到城镇租下房子,然后由祖辈到城镇陪读,2014年的一次调查发现全县陪读的祖辈有1120人。陪读加重了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了留守儿童家庭的劳动力,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留守儿童是最易受伤的群体。长期与父母分离,甚至几年不得相见,这与我们中华民族极其看重家庭关系的理念背道而驰,传统的家庭纽带被强行扭曲。孩子无法每天享受父母的关爱,无法享受正常人的生活,精神极为空虚,问题非常严重。

  一是辍学现象严重。山区的教育条件本来就差,再加上父母不能经常在身边,很多留守儿童因无心读书而辍学,留守儿童的辍学率明显高于普通孩子。2015年春季学期,那坡县初中生流失160人,流失率2.5 %;高中生流失 68人,流失率3.79%。流失的学生大多数外出和父母一起打工,成了非法的童工。

  二是意外事故频发。由于没有父母的悉心照顾,留守儿童意外死亡、伤残或走失的事故时常发生。几年来,溺水或车祸是留守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甚至发生过几起一个家庭同时失去两个孩子的溺水事件,而留守儿童非法驾驶机动车导致死亡的事故也有多起。

  三是不良行为增多。被迫留守在家的孩子,其隔代监护人(通常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监护职责往往仅限于确保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致使留守儿童的品德修养、文明举止、健康心理等方面几乎没有得到关注。而学校尤其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偏远学校的存在,似乎更多是为了确保留守儿童的生存,而不是为了教育。 教育的缺失或疏漏,极易使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异常和行为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群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网瘾、赌博、盗窃、斗殴、抽烟、喝酒、早恋等等不良现象。

  四是埋下的隐患不可忽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在本应是快乐成长的童年、少年却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其内心不可避免地埋下了自卑,也埋下了不平衡甚至是仇恨他人和社会的心理。说留守儿童问题是隐形炸弹,并非危言耸听。

  近年来,各地都很重视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通过“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等项目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通过牵线搭桥引进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的资助,经常给留守儿童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在班级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辅导留守儿童等等。

  尽管我们已经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方面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工作,但是根据目前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的措施,把边远山区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得更合理更有效。

  首先,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教育部门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造册登记,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家长(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家长务工地址、联系电话等。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从物质帮扶为主转向心理疏导为主。学校安排老师和留守学生结成对子,由单纯的学习指导者转换为对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能给予关注和疏导的“代理家长”。各学校还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入手,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处理个人心理问题、形成良好品德。

  再次,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共识。我们要进行广泛宣传,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关爱留守儿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深远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最后,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确保关爱活动富有实效,让边远山区留守儿童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