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翻转课堂”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可行性

【作者】 于广磊

【机构】 山东聊城第三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学习过程的重新构建,使教师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从而提升了课堂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教学;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
【正文】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即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2007 年美国科罗拉州的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在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后来未缺课的学生也可使用在线视频材料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正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理念。①

  一、“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优势

  1、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知识传输型为主的教育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环节,但大多数都比较形式化,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机器。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种单一、线性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重新构建了知识的传递过程,即课前自学和课堂内化。在课前自学阶段,学生通过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视频资料,在大脑中形成了对本节课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自由进行课前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产生学习问题,并引发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内化的环节,教师通过组际交流和师生互动等形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去不断的探索知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2、有利于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就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一般是指教材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理论知识或最为关键和有现实意义的部分,而教学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或容易产生错误、学生较难理解的那部分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参考书来确定和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人为因素过多,在一堂课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完全掌握重点和难点,不能很好的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翻转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变成了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个个主题,打破了原有教材的课、节、框的束缚,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堂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掌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利于精简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但有很深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有比较广泛的背景知识,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背景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枯燥乏味,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自学材料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划分与整合,精简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十多分钟的短视频或PPT,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和掌握教材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理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划分活动小组,以生生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发现和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

  1、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钟启泉教授说:“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传达到的学期结果和标准。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②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过程、能力和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知识目标的确定过程中,“翻转课堂”并不像传统教学那样,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设定,而忽视了社会规范知识的比例,而是更为注重社会生活规范知识及方法论知识。对于过程、能力和方法目标的设定上,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课前通过自学对于知识的吸收、概念的识别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内化则更加注重的是生生、师生间的交流、小组协作、成果展示等。

  2、根据教材划分适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虽然比传统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并不是适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所有的教材内容,必须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来划分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重难点较多的部分、与生活贴近的部分、与前国家新政策相关联的部分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部分,可以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教材进行划分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课节框来划分课时,而应该根据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重新整合和拓展知识内容。

  3、规范格式,通过软件制作学生自学材料

  “翻转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课前自学,而课前自学一般是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教师提供的自学材料来完成,因此,自学材料的质量是学生课前自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保证。教师通过软件制作学生自学材料时,一定要充分的研究学情,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对于例如政治经济理论部分、哲学部分这些比较难理解同时又是高考常考的重点知识点,一定要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准备学生的自学材料。同时,还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学材料的学习中去。

  4、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翻转课堂”教学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课堂内化,也就是如何通过课堂活动将教学重难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其基本内容包括:相互交流、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形成新知识结构等。例如,在进行《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PPT给学生展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并在展示过程中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然后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一定要仔细的聆听,及时引导学生,并对学生产生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解答,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学生发言阐述讨论结果,并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反馈评价必须是开放式、多元化、制度化、过程性的评价,必须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发展的需要,通过反馈评价,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劣之处,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通过各地的实践证明,虽然“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但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以及优势,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要求。“翻转课堂”通过重新构建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宄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增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感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建文,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邝丽湛,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模式[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4]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5]白聪里.翻转课堂: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2013(2)

  注释:

  ① 孙杰.“翻转课堂”:一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转向—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3(7):64-67.

  ②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平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0~61.